爆炸的根源,在于电能接收装置的匮乏。巨塔如同一位贪婪的巨人,吸收了过量的太阳能,却因无处安放这些澎湃的能量而最终失控。
因此,若要重启并成功实现这一壮举,首要之务便是构建与城市电路紧密相连的输送网络,确保每一份收集到的太阳能都能被安全、高效地输送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听到这里,专家明白邢明渊的意思,也清楚他的话不无道理。但如果事先建好输送网络,但太阳能接收塔出了问题,之前的投资将会付诸东流,这样做风险太大。
邢明渊不顾台下专家们的低语,继续说道:“
为此我拟定了三步走方案:
第一步,截止2045年,全面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电能替代战略。我们将矗立起至少三万座太阳能巨塔,这些巍峨的能源之塔将与各大城市的电力输送网络紧密相连,构建起一个无懈可击的绿色能源体系。
同时,为了应对夜晚及阴天等光照不足的情况,我们将部署巨型高容量电池系统,以彻底取代传统的夜间火力发电,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与清洁,引领国家步入一个崭新的绿色能源时代。
第二步,截止2060年,我们的愿景是完成全球范围内的电能普及计划,引领世界步入一个清洁、高效的能源新时代。
我虽为学子,却敢大胆预言:一旦我国率先成功实施电能替代计划,必将激发全球各国的竞相效仿,这一浪潮或许将掀起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一大步。
当前,隔空传电技术已初露锋芒,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这项技术将实现城市范围内的短距离无线充电,彻底颠覆传统充电模式。
那时,充电桩或将成为历史的注脚,新能源汽车将能够随时随地,自由地进行隔空充电,极大地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与效率。
而当全球各国均顺利完成电能替代计划之时,我们便能够携手共建我之前所提及的太阳能天网系统。
这一系统将成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绿色能源网络,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出无穷的力量,让清洁的电能如阳光般洒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第三步,截止2080年,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一个宏伟壮观的太阳能天网系统。到那时,长距离隔空输电技术将已成熟运用,跨越国界,连接天际。
我们将汇聚全球各国的巨型高容量电池,将它们送往浩瀚无垠的万米高空,于太空中精心组装成一张环绕地球的天网。
这张天网将成为太阳能的超级高速公路,让转化而来的电能在其中自由流转,无拘无束。
同时,我们将对地球上的太阳能吸收塔进行革新升级,将它们转变为电能接收塔。
如此一来,即便是处于地球夜半球的国家,也能在夜幕降临时,源源不断地接收到来自天网的电能,真正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绿色能源供应。
届时,地球表面将不再需要大规模的电池储存设施,从而彻底消除电池污染的风险,让地球更加纯净美好。
这一壮举将使世界各国紧密相连,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分享太阳能的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