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随着产业升级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东大企业,开始选择出海。
但在这股热潮下,却有不少公司被坑得血泪斑斑。
其中最被人熟知的,就是大米在巴拉特的遭遇。
早年,大家听说某某公司去国外发展,都觉得是为国争光,为此而感到自豪。
可如今,一听说去海外投资,第一反应却是:
这家公司是不是想要转移资产?老板是不是准备移民?我们的工作岗位会不会被抢?
特别是巴拉特。
自从大米的遭遇被曝光,再听到谁谁谁被巴拉特坑,很多人的反应不是同情,更不是愤怒,而是无动于衷,甚至幸灾乐祸,觉得这些公司纯属活该。
之前不知道也就罢了,现在连普通人都知道,巴拉特是个天坑,你还巴巴跑过去,只能说被坑一点都不冤。
与此同时,像莲蓬这样,将先进设备和技术出口到海外的行为,更是极易触动大众敏感神经。
因此,大漂亮只是略一挑拨,各种反对声便甚嚣尘上,以至于连上面都被惊动,派人来找江晟,询问要不要做一些限制。
“无妨。”
江晟浑不在意道,“同样是莲蓬的光刻机,甚至是同一型号,莲蓬和莲芯能把制程做到1n,其他厂商却有可能连10n都做不到。”
“怎么说?”
“莲蓬光刻机的先进,不止体现在设备上,还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它的控制系统,尤其是由哪吒延伸出来的AI系统,以及由莲蓬特别打造的晶圆级无尘室。”
江晟笑吟吟地表示,莲蓬销往海外的光刻机,虽然在设备上没有阉割,但在软件和配套上,却留了一手。
尤其在软件方面,甚至不是莲蓬出言,而是那些客户,主动拒绝接入哪吒AI。
因为一旦接入,他们的数据对莲蓬来说就毫不设防。
而想要用西方的AI代替哪吒,先不说它们的性能和智能程度,远不如哪吒,就算能赶得上,别忘了莲蓬可是连EdA设计软件,都不与其他公司兼容的。
想要自研AI,或用其他AI大模型代替,有着不小门槛。
虽然说,纳米压印光刻机的使用门槛相对较低,在制程工艺上没有传统光刻机麻烦。
但想要追上莲蓬和莲芯等东大公司,依然十分困难。
至少,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做到了。
闻言,上面派来的代表,暗暗松了口气,然后道:
“那海外的厂商,在没有AI和晶圆级无尘室加持下,大致能做到多少n?10n吗?”
江晟想了想:“像巴拉特那些,在晶圆制造上有一定基础,但底蕴浅薄的公司,大概能做到14n。英特尔、三桑等公司,应该能做到10n。”
“10n……”
代表忍不住沉吟。
区区10n制程,在领先制程上,对莲蓬、莲芯和中芯等东大公司,还构不成威胁。
但问题是,采用10n制程工艺的芯片,已经能满足大多数产品的需求。
以米积电为例。
在莲蓬的纳米压印光刻机出现之前,其作为全球最大、制程最先进的晶圆代工厂,很大一块利润其实是来自成熟制程业务,尤其是位于金陵的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