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是不可能兼容的。
当初,大漂亮说制裁,就对金橘及关联公司进行制裁,不允许使用新思和西门子等EdA软件。
现在,他们偷偷将这部分内容一删,就想当什么事都没发生。
怎么可能?
大漂亮可以决定,什么时候对金橘进行制裁,但什么时候解除制裁,却不是他们说了算。
即便他们自己,偷偷将部分制裁解除,金橘也可以选择不接受。
EdA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产品和技术,选择与大漂亮“不兼容”。
在将四大EdA公司代表,打发走后,江晟终于回到生物实验室,开始长生三号的研究。
与此同时,穹辰计划的相关技术关卡,终于被全部攻克,太空巨型抛物面天线进入制造阶段,预计会在年内发射。
发射单位,选的是由金橘投资的东方空间。
几年前,江晟在投资如今已经被莲心吞并的深鉴科技时,其创始人兼cEo姚总,曾透露过,自己的梦想是造火箭。
当时,江晟开玩笑说,即使对方跑去造火箭,也摆脱不了被自己投资,给自己打工的命运。
后来,姚总将深鉴科技出售给金橘后,真的跑去造火箭。
只不过,他不是从无到有,重新开始创业,而是带资加入了东方空间,并担任联合创始人兼联席cEo。
就在前不久,姚总与创始团队发生矛盾,闹到几乎被踢出局的程度,最后还是拉来金橘投资,才将局势稳住。
以金橘在科技圈的地位和影响力,如今已经很少有初创公司,舍得拒绝其投资了。
哪怕是被绝对控股,也不是不能接受。
毕竟,哪吒汽车可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例。
在金橘汽车推出第二款量产车青葱S1后,哪吒的低端车型几乎原地暴毙,被寄予厚望的中端车也没什么起色。
一来,之前的低端路线,已经让哪吒品牌定型,转型中端的难度,几乎比重新创业还难。
二来,哪吒一直融资都比较困难,即使融到钱,也大部分投入到营销和扩大产能上,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几乎是行业垫底。
以前做低端还好,转型做中端市场,一无技术,二无资金,三无品牌优势,能做起来才怪。
再加上,中端市场本来就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哪吒闯进去,几乎是炮灰中的炮灰。
最要命的是,低端车型销量一不行,之前拼命扩充的产能,瞬间成为压垮骆驼的稻草。
单是那数量庞大的员工,就能把它压垮。
关键,哪吒还不敢轻易裁员,因为他们拉来的好几家投资,都是地方国资委。
当初在签署投资协议时,在就业和税收方面有约定。
在种种压力下,之前还比较风光的哪吒汽车,已经被曝出拖欠工资的传闻。
据说,方总还在努力稳定局势,张总已经远赴国外,去寻求海外财团的投资。
之所以跑去海外,是因为国内新能源车发展迅猛,比他们好的投资标的有很多。
反观海外,即使在相关技术领域,并没有太多优势的哪吒,拉出去也有一定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