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再制裁,毒枭全变机枭了 > 第238章 宁王的合作及入股方案

第238章 宁王的合作及入股方案(2 / 2)

简单来说,金橘的固态电池出现之前,宁王要实现小规模量产,可能要5、6年。

金橘研制出固态电池后,宁王通过逆向工程,可能能将时间,缩短到3、4年。

可要是金橘直接把固态电池交给他们代工,时间可能会进一步缩短到,只要2年。

不仅如此,固态电池生产,对工艺精度要求十分严苛。

例如,全固态电池叠片时,由于固态电解质表面干性无法补位,叠片偏差容易造成裂纹或短路。

这比传统液态电池叠片,精度要求高很多。

金橘将电池交给他们代工,自然需要帮忙解决这些问题。

而相应的解决方法,要么很难受专利保护,要么只要一点破,就很容易绕过。

也就是说,这相当于金橘要免费帮他们,缩减从小规模量产,到大规模量产的时间。

等宁王自身的固态电池研制出来,几乎可以无缝转换,抢起客户来也非常容易。

纯纯的把金橘当冤大头。

偏偏,对方还在一本正经地继续忽悠:

“江总,金橘只需要付出一点点代工费,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抢占动力电池市场,将尽可能多的技术红利吃掉。这是我们能给出的,最好的合作方案了。”

江晟无语,懒得点破他的如意算盘,道:

“那入股呢?”

曾总早有准备,都不用细想,便直接道:

“入股的话,我们可以向金橘定向增发3%的股份,条件是金橘要将固态电池的技术专利,免费授权给我们。

我们目前的市值,已经超过8000亿。3%的股份,就是240亿。我想以240亿,购买一项技术,应该很有诚意了。

而且,这3%的股份,只要求金橘的专利授权,包括后续开发权利,不是买断。

在授权后,你们依然可以继续研发、生产并销售固态电池。”

听到这里,江晟再一次笑了起来:“你还想,不让我们继续研发、生产和销售固态电池?”

“不是。我说了,我们只需要授权,不是买断,不会对你们产生影响。”

曾总还想再说,江晟却直接出言打断:

“抱歉,不管是你说的,那两个合作方案,还是入股条件,我都不满意。”

“我们已经很有诚意!”

江晟没有反驳,单从利益来说,用240亿买一项技术,确实很有诚意。

要知道,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装机量连续四年蝉联第一的宁王,年营业额也只有500多亿,利润大概100亿。

即便是把范围扩大到全国,囊括除金橘之外的所有动力电池厂商,市场规模也不到700亿。

如果不是考虑到未来增长,以及海外市场,通过购买技术,节省的几年时间,都不一定能把这240亿赚回来。

但账不是这样算的,如果只是单纯为了收益,江晟完全可以将固态电池厂独立出来,然后往大A或其他资本市场一扔。

不说市值赶超宁王,弄个千亿完全不成问题。

甚至都不用上市,只要放出风声,说要融资,估值就有可能瞬间达到一千亿。

而且他又不缺钱,3%的股份对他来说,毫无意义。

因此,江晟依然摇头:“如果曾总拿出来的方案只有这三个,那今天,恐怕就只能无功而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