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我们是怎么在一年多时间里,就完成原型机研发……”
见到众人,看自己的目光,一个个从怀疑变成求知,哪怕是稳重如臧教授,嘴角也很难压下去,忍不住开了个玩笑:
“这是商业机密。”
“好了。”
见众人面面相觑,臧教授笑了笑,说:
“说认真的,我们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出成果,不仅是因为团队本身优秀,还因为这里的研发氛围,是我见过最好的。
心流状态知道吧?在这里,我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处于心流状态,而且灵感充沛,每次一遇到障碍,最多三天,就能解决。
你们也都是研究的,应该知道这种状态有多难得。
那种感觉,非常上瘾,让人根本停不下来。要不是江总专门配了几名生活助理,一到时间就强制要求我们休息,我怀疑大家能一直沉迷下去。”
闻言,众人依然面面相觑,过了许久,才有人道:
“臧教授,你们不会是吸食了什么东西吧?”
他描述的状态,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
就像文娱圈,有许多人声称,嗑药是为了找灵感一样,科学界也有类似情况,只是比较少。
比如,发现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凯利?穆利斯,就曾公开表示,自己是在嗑药后,看到dNA链漂浮在空中,从而获得相应灵感。
他甚至声称,自己在迷幻状态下,仿佛看到了宇宙的源头,然后写下《时间逆转的宇宙学意义》,发表在《自然》上。
先不管这位说的是真是假,只说臧教授,在听到这话后,再次黑着一张脸,怒怼道:
“放屁!要是嗑药有助于搞科研,国内先不说,国外早就把致幻剂当可乐喝了!”
“……”
众人一想也对,最后讨论了一阵,只得将臧教授的情况,归结为刚换了个环境,出现的兴奋期。
就像普通人,在原公司各种状态差、拖延症,一跳槽就满血复活,等过个两三年,又萎靡不振一样,换环境确实能提高工作效率。
即便如此,还是有几个专家,看着莲蓬公司若有所思。
专家团的到来,是秘密进行,将他们送走后,江晟与鹏城国资委的代表,就要不要对外公布这一成果,产生了分歧。
那名代表觉得,这是一项重大科研突破,肯定要对外公布。
一方面,这关系到臧教授及其团队的荣誉;另一方面,公布出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人心。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虽然没说,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那就是,这是一项政绩,公布出去,可以进一步巩固鹏城作为科创之城的地位。
然而,江晟坚决反对:“我们做出来的,只是65n,虽然意义重大,但要说鼓舞人心,纯属自己骗自己。
至于臧教授的荣誉,我们只是暂时不公布,又不是永远不公布,该有的荣誉,肯定会有。
而且,我在投资光刻机之初,就和臧教授聊起过,西方对我们封锁的可能。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可能,而是事实。前不久,中芯国际向阿斯麦订购一台EUV光刻机,说是明年初就能交付。你们猜,他们真的能交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