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鉴科技。”
“也是帝都的?”
“嗯,这家公司,团队成员几乎都是来自清华,其中一位创始人,就是清华电子工程系主任,是硬件、芯片和基础软件的大拿。”
“他们的门槛高不高?”
“比寒武纪要低一些。投资寒武纪的主要是国资,普通的民间资本很难进去。但深鉴科技对大漂亮的赛灵思有较强依赖,国资都不太参与。”
“对大漂亮有依赖?”江晟有些犹疑。
“嗯。”
张研究员点点头,随即耐心讲解起来。
深鉴科技与寒武纪的产品,虽然都属于人工智能芯片,都可以用于加速人工智能算法运行,比如智能安防、智能驾驶等领域。
但他们的技术路线,完全不一样。
寒武纪的芯片,属于ASIc,即专用集成电路类型,是将设计好的电路图,交给台积电等厂商,进行流片生产。
而深鉴科技的产品,是ASIc中的一种半定制电路,需要将自身优化的神经网络剪枝技术,运行在漂亮国公司赛灵思的FpGA,即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上。
其优势,是具有可编程特性,灵活性较高。
不像ASIc,开发周期太长,通常要三年以上才能量产,完全跟不上人工智能算法的迭代速度,往往还没出厂,就已经过时。
可单是一个对赛灵思FpGA的依赖,便让国资对其望而却步。
而且,深鉴科技还一早就引入了赛灵思的投资。
在这种情况下,国资自然扎堆往寒武纪跑。
投资深鉴科技的,除了清华控股,几乎都是外资和民营资本。
对于国资的顾虑,江晟同样也有,但他想了想,忽然有个新的想法,不管能不能成,都可以试试。
深鉴科技的创始人兼cEo姚总,是另一位创始人、清华电子工程系主任的学生,今年才25岁,只比江晟大两岁。
他对江晟的到来十分欢迎,还晃了晃手中的G4:
“江总,什么时候出G5啊?”
“明年,G5预计要到明年上半年才会出,不过下个月,我们会推出一款新机,G4pro。”
“G4pro?能不能透露一下,哪些地方有升级?”
“嗯……主要是屏幕,更多的,等我们发布会吧!”
“期待!”
一番客套之后,姚总说起正事:“其实,在5月份的时候,我们已经完成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赛灵思、联发科、清华控股、方和资本。
之前的投资方,金沙江创投和高榕资本,也有跟投。
这次算A+轮,目前感兴趣的投资方有不少,其中意向比较强烈的有蚂蚁金服和三桑风投。”
“估值呢?”
“投前估值10亿,这是已经确定的。”
“计划融资多少?”
“3亿。”
江晟拿出手机算了算:“投后股份占23.08%?”
“对!”
姚总点点头,道,“不过,这些股份不会单独给一家,需要至少两家,由你们互相协商。”
江晟颔首,然后展颜一笑,道:“其实,除了投资深鉴科技,我还有一个提议,不知你感不感兴趣?”
“什么提议?”
“开发国产Fp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