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情杀、中介,再加上当街行凶,在一件事里,同时出现了四个容易引发关注的要素,其热度可想而知。
一开始,大众讨论的,还是那中介有多可恶,以及行凶者有多可怜和可惜。
有支持行凶者的,也有人认为,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走到行凶这一步。
双方你来我往,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
或者说,喜欢在网上发言的人,都没想过要说服别人,只是单纯的想要宣泄。
总之,吵着吵着,事情越来越大,舆论的方向,也变得多样,开始有人询问:
为什么国际想的派遣工,收入还不如另一家,在上半年差点倒闭的公司?
于是,国际想果断发挥自身作为国际品牌的影响力,及钞能力,让微博捂嘴。
随即,网友们炸了!
因为在今年上半年,某个女明星公布了新电影的主演名单,里面有两个人涉嫌台毒和乳华,被网友发现后引发抵制。
结果,微博各种捂嘴。
有人将这位女明星与马爸爸的亲密关系,以及马爸爸对微博的投资联系在一起,将事情上升到“舆论被资本控制”这一高度,引发轩然大波。
后来,一向高调的马爸爸,之所以变得低调,并且风评越来越差,就是从这件事开始。
这件事,已经让很多人对微博充满意见,现在还来?
一时间,国际想和微博越是捂嘴,网友们讨论得就越热烈。
不允许在微博上讨论,那就去贴吧、qq群、各大论坛,以及今年刚成立的抖音上。
不让说国际想,那就说另一家公司。
这一说……
嘿!
这家拿出一个亿,补贴工价的公司,不就是刚才,差点被骂成翔的金橘吗?
“虽然金橘的宣传有点Low,有点尬,但人家是真给钱啊!”
“如果老板拿出一个亿,给我们补贴,再尬的宣传,我也愿意配合!”
“为什么你们都笃定,这是宣传,有没有可能是真的?真的有员工,不想要加工价,以免影响公司经营?”
“这你也信?”
“为什么不信?我爸以前是国企的,后来单位效益不好,进行改制,他们被迫下岗。如果可以不改制,不下岗,信不信他们愿意不要钱干一年?”
“一个是国企,一个是私企,完全是两码事!”
“怎么就两码事了?我现在一个月基本工资才1000多,天天加班才4000,要是能进金橘,我宁愿比别人少拿一部分钱!”
“就是因为有你们这种人,就业市场才这么差!”
“就是,就是,资本家随便给出一根胡萝卜,你们就能和他们共情,背叛自己的阶级!”
“……”
在吵吵闹闹中,有人忍不住抛出一个问题:
“你们知不知道,金橘总共有多少员工啊?一亿补贴,一人大概能分到多少?”
都说网上人才多,还真有人给出了准确数据:
“金橘本厂,一直在扩招,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接近三千人。收购的青葱等几个厂,去掉一部分不愿意留下的派遣工,加起来也有两千出头。总人数,估摸着应该在五千左右。”
“五千人,分一亿,那岂不是说,每人能分到两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