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站在指挥中心的全息投影前,目光扫过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那道冲天而起的红光已经消失,但它的影响仍在持续扩散。遗迹外缘的监控系统显示,多个方向出现了异常能量波动,显然有新的势力正在接近。
“他们来了。”他低声重复着这句话,随后转向身后的伊莎贝拉,“你那边能解析那个信号塔的结构吗?”
伊莎贝拉迅速调出扫描图像,眉头紧锁:“结构复杂,材料未知,但我们已经提取到了部分数据。它似乎是一种中继装置,用于某种……超空间通信。”
“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在通知更多的人。”烈风握紧拳头,语气中透着不安。
星耀没有回应,而是转身面对在场的将领与后勤主管们:“现在不是讨论敌人数量的时候,我们必须立刻行动。防御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胜利来自于主动出击——但前提是,我们得先确保自己能够撑到那一刻。”
会议室内陷入短暂沉默,随后一名年长的后勤官开口:“统帅,资源储备方面我们已经进入紧急状态。所有物资都已集中调配,但各方需求增长太快,尤其是医疗和能源补给。”
星耀点头,随即走到一张巨大的星图前,手指轻点几处关键节点:“我明白。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统筹全局,而不是被动应对。从现在开始,所有资源调配必须由我亲自审批,并且优先保障前线战备与防御系统升级。”
---
后勤部门迅速展开行动。新型空间折叠技术被正式启用,原本需要数日的运输路线被压缩至几个小时。一艘艘装载着高能燃料、武器模块和修复设备的货舰,在折叠航道中穿梭往来,如同银河中的闪电。
然而,新技术的应用并非一帆风顺。首支测试舰队在跃迁过程中遭遇导航偏移,差点撞上一颗流浪行星。工程师团队连夜排查问题,最终发现是折叠核心的能量输出不稳定所致。
“我们需要更精确的校准参数。”负责运输调度的指挥官皱眉说道,“否则每一次跃迁都是一次赌博。”
“那就把赌注压在最安全的方案上。”星耀语气坚定,“调整算法,优先保证稳定性,速度可以稍作牺牲。如果连运输都不能保障,谈何作战?”
经过连续三十六小时的调试,折叠航道终于趋于稳定。第一批满载资源的舰队顺利抵达遗迹外围基地,标志着这项技术正式投入实战运用。
---
与此同时,医疗队也在紧张筹备。基因修复药剂的储备量被提升至历史最高水平,科研人员日夜轮班,不断优化合成流程。尽管原材料稀缺,但他们成功找到了几种替代品,使生产效率提升了近三倍。
“这不仅仅是为了一场战斗准备的。”伊莎贝拉站在实验室中央,看着一排排整齐排列的药剂瓶,“这些药剂可能会决定我们在未来几个月内的生存能力。”
烈风站在她身旁,低头看着自己的手臂,那里有一道旧伤疤尚未完全愈合。“如果能在关键时刻救下一个人,那就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