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递到市局财务科时,科长拿着申请书,气得差点把杯子摔了:“236万就留7350?沈韶华这丫头怎么不去抢?政府不需要拨款吗?其他部门不需要运转吗?”
旁边的科员也附和:“就是啊科长,这也太狮子大开口了!就算梅江县情况特殊,也不能这么干啊!”
可气归气,梅江县的特殊性摆在那儿——扫黑除恶任务重,警力压力大,要是经费真跟不上,后续工作肯定受影响。
一番争论后,市局最终还是松了口:给梅江县局批了一百万,另一个一百万划拨给梅江县政府,用于民生工程建设。
消息传回梅江县局时,整个办公楼都炸了锅,民警们脸上都带着兴奋——有了这一百万,终于能换批新电脑,审讯室的监控也能更新了。
刘局看着办公桌上的批复文件,笑得合不拢嘴。
不少科室的负责人都揣着申请找过来,有的想要更新设备,有的想申请培训经费,一个个眼神殷切。
刘局却摆摆手,直接把文件递给沈韶华:“这事是你办的,申请也是你跑下来的,这笔钱怎么分配,你说了算。”
他心里清楚,沈韶华做事有章法,比他这个快要退休的老头子更懂现在办案的需求。
沈韶华也不推辞,拿着文件回到办公室,很快就拟定了分配方案:二十万给后勤主任,专门用于更换办公设备和修缮办公环境。
五十万划拨给专案组做办案资金,保障后续调查取证、线人联络等开销。
十万块作为夜轨案的奖金,按劳分配,参与行动的民警都有份。
剩下的二十万留作刑侦和禁毒两个部门的专项经费——毕竟她刚接手这两个部门,后续要开展的行动多,需要钱的地方还很多。
其实沈韶华自己并不缺钱,她的家境优渥,个人资产足够支撑几个部门的开销。
但她很清楚,不能用自己的钱来填补公家的窟窿——这不是养不起的问题,而是不符合体制内的规则。
一个城市的警务系统需要健康的资金循环,靠个人输血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要是真这么做了,反倒落人口实,说她“拥兵自重”。
但自己人该照顾的还是要照顾。
夜轨案中她拿到的二十五万赔偿金,不属于公款范畴,她便做主进行了分配:给了孙宾十万,包半夏五万,剩下的十万由吴越、林洲和葛红绸平分。
给孙宾十万,是因为这次行动中的线人、交警协调等大多是他一手安排,他在道上人脉广,需要人情往来维护关系。
给包半夏五万,则是因为她在会所搜出了不少“特殊”资料——那些无法作为正规证据、却能为调查提供关键方向的私密账本和通讯记录,虽然来路不正不能直接呈堂,但为后续破案省了不少功夫,这是她应得的奖励。
当沈韶华把钱分别交给几人时,孙宾笑得眼睛都眯了:“沈局,您这也太体恤下属了!以后您指哪我打哪!”
包半夏拿着装钱的信封,愣了愣,低声说了句“谢谢沈局”,眼底却闪过一丝暖意——这是她第一次靠正当途径拿到这么多钱,不是黑帮的“保护费”,不是偷来抢来的,而是靠自己的能力挣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