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心里跟明镜似的。李红梅筹划的扫黑行动早在半年前就报备省厅,行动方案只有局里少数几人知晓。
王海涛的“酒驾”不过是黑势力掩人耳目的幌子,甚至可能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暗杀。
可广大人民群众看着呢,他们是警察,是执法者,必须讲证据、讲法律。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车祸是蓄意谋杀,就只能先认下“警察违规”的事实。
市局领导咬着牙做了处分决定。动手的三名刑警,两人记大过,一人调离刑侦岗位去了后勤。
更糟的是,随后又有匿名举报信传出,说李红梅的扫黑计划提前泄露,局里几个参与筹备的核心刑警被牵扯进来,因“涉嫌泄密”被省厅调查组停职调查。
短短一周内,梅江县公安局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动荡。局长殉职,刑侦骨干要么被处分要么被调查,整个领导班子几乎陷入瘫痪,急缺一个能挑大梁、镇得住场子的人。
也正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房局之前给沈韶华递上去的提拔申请,被重新摆到了省厅领导的桌面上。
加上沈韶华在省厅培训时的表现太过亮眼。
她不但完美演示了如何在复杂地形下实现精准围捕,导致那场围捕至今还被当作经典案例在全省公安系统内推广。更是展现了绝对的掌控能力和任人的领导才能。
当时参与培训的好几个市局精英,都公开说愿意跟着她干。
综合考量下,上级领导拍板:沈韶华紧急调任梅江县公安局副局长。
这个决定并非鲁莽,一来沈韶华破获过多起重大疑难案件,实战经验丰富,心思缜密。
二来她在省厅有“口碑基础”,能服众。
三来她足够冷静,不像年轻刑警那样容易冲动,适合在复杂局面下开展工作。
当然,这里面也少不了沈韶华自己的意愿。
她得知李红梅的事后,当天就找到了房局,眼神坚定地说:“房局,我想去梅江。”
她敬佩李红梅的。那个在报告里、在同事口中“用十一年把梅江从罪恶之地拉回正轨”的铁娘子,让她心生敬意。要是可以,她也想替完成这份未尽的扫黑事业。
毕竟在哪里对她而言都没多大差别。
而且省厅培训时的高调表现,也引来了不少嫉妒的目光。已经有人在散播她“靠运气破案”和“踩着别人的功劳上位”的传言了。这样对徐崇山也很不友好。
与其在流言蜚语里消耗精力,不如去梅江这个最难啃的骨头堆里,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证明自己的实力。
如今的梅江县公安局,由原分管治安和派出所的副局长刘为民暂代局长职务,政委陈建州因“监管不力”被记过,其他管理层暂时不变。
而沈韶华走马上任后,肩上的担子格外沉重。
不仅要统管刑侦、禁毒这两块最棘手、最危险的业务,还要临时兼任刘为民之前负责的治安管理和基层派出所统筹工作,直到上级派人来交接。
求花花,求点赞,求打赏,求免费的为爱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