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明确的证据和清晰的布控方案,大家心里都有了底。
叶正海拿起桌上的对讲机,调试了一下频道:“各队现在立刻出发,保持通讯畅通,每半小时汇报一次情况!”
侦查员们纷纷起身,拿上装备快步走出会议室,脚步声在走廊里渐行渐远,一场围绕永顺镇的抓捕行动正式展开。
当天下午,永顺镇就掀起了一场“地毯式”布控,暖阳下的小镇多了几分紧张气息。
派出所民警带着社区网格员、热心群众,分成十几个小组,挨家挨户发放何强的协查通报。
彩印的通报上,何强的正面照清晰可见,左眉骨的疤痕被红笔圈出,下方标注着身高、口音等关键特征和举报电话。
葛红绸拿着一摞通报,在菜市场里穿梭,跟摊贩们耐心嘱咐:“大家留意下这个人,身高一米七五左右。
他的左眉骨有个明显的疤,说话带楚南口音,平时爱低头走路。
要是看到他赶紧给我们打电话,提供有效线索市局有两千块奖励!”
她特意把通报贴在菜市场入口的公告栏上,又给每个摊位发了一张。
“放心吧葛警官!”卖菜的王大妈拍着胸脯,手里的秤杆都晃了晃,“我这摊儿正对菜市场路口,谁经过都逃不过我的眼!
我这就跟旁边摊位的老姐妹说,让她们也帮着盯!”
旁边卖肉的刘大叔也放下手里的剔骨刀,凑过来看通报:“可不是嘛!我们这菜市场人多眼多的,他要是敢来,指定跑不了!
我们都互相通个气,保证让他插翅难飞!”
说着,还掏出手机把通报拍了照,发到了摊贩微信群里。
布控工作持续了两天两夜,侦查员们轮班值守,眼睛都熬红了,临时指挥部的泡面桶堆了半桌子,空矿泉水瓶塞满了垃圾桶。
林洲小队在张磊的饭馆蹲守了三十多个小时,连后院彩钢房都借着“检查消防”的由头排查过,却没发现何强踪迹。
叶正海带队在镇口设卡,对过往车辆逐一排查,连农用三轮车都没放过,可始终没见到那个左眉骨带疤的身影。
第三天清晨五点多,天刚蒙蒙亮,东边的天际线泛起鱼肚白,临时指挥部里一片寂静,只有打印机工作的轻微声响。
叶正海趴在桌上打盹,胳膊下压着揉皱的布控地图,眼角还挂着淡淡的红血丝。
突然,手机急促地响了起来,刺耳的铃声打破了宁静。
他猛地惊醒,几乎是条件反射般抓起手机,声音还有点刚睡醒的沙哑:“喂,我是叶正海!”
电话那头是永顺镇“便民小超市”的老板,声音带着几分激动和难以掩饰的紧张:“叶警官!我好像看到你们找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