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班后,全一大队在会议室集合,三名新来的同志依次做自我介绍。
当余睿说出自己的名字,并且宣布被分配到六中队时,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余睿长什么样的。但随着沈韶华在市局的影响力,‘余睿’这个花边新闻,没人不知道。
要不是规章制度严格,恐怕早就有人开始交头接耳八卦了——这可是曾经让沈队“追了多年而不得”的余睿啊,现在竟然主动跑到人家队里,这剧情比电视剧还精彩!
自从破了张凯杀人辱尸案,六中队彻底在一大队站稳了脚跟,严涛也不再给他们分派整理笔录、筛查监控这种辅助性的小事,开始正式分配独立案件。
尤其是余睿加入后,他对六中队的实力更是充满信心——余睿在西河县局派出所时,就是出了名的敢打敢拼,曾因勇斗持刀歹徒负伤,荣获个人二等功。
还带领团队破获过多起系列诈骗案和抢劫案,追回被盗金银和赃款高达上百万,履历堪称亮眼。
平心而论,抛开“韶华”这个参照物,余睿的履历和年纪绝对是警队里冉冉升起的新星。
可余睿自己却不这么认为,他对自己的能力固然自信,却从心底里不认可韶华的成绩,总觉得她那些“漂亮战绩”是徐崇山刻意安排的结果,甚至连“黑猫引路”的说法都是舅舅为了捧侄女编造的荒唐故事,根本不足为信。
他加入六队,一方面是想近距离观察韶华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是想蹭一下徐崇山给沈韶华的‘案子’。
在他看来,六中队资历最浅、成员多是新人,能力必然是一大队垫底的,这样的环境最容易凸显他的优秀。
说白了,他就是想借着六队这块“跳板”,暗中掌控队伍,再踩着韶华的“光环”崭露锋芒,一步步往上爬。
可仅仅相处了几天,余睿就发现自己错得离谱。眼前的沈韶华,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会红着脸偷偷跟在他身后的小姑娘了。
她周身透着一股冷静锐利的气场,审案时思路清晰、逻辑缜密,对待下属既有要求又不失关照,连叶正海这样的老刑警都对她服服帖帖。
更让他意外的是,他通过各种渠道打听来的案件内幕。
从虐童案里孤身深入险境解救孩子,到金碧辉煌案中三枪精准制敌,那些惊心动魄的经历和危险,都是他在区县局从未接触过的。
他敏锐地捕捉到韶华身上隐藏的巨大潜能,这让他不得不暂时放下骄傲,收起架子,敛去锋芒,装作一副谦逊好学的普通警员模样。但这份收敛,绝不代表野心的熄灭,只是蛰伏罢了。
在余睿心里,始终固执地认为韶华破获的案子“幸运成分居多”,可即便如此,她总能撞上重特大案件的“体质”,就足以让他耐着性子忍辱负重。
他坚信自己的能力,只要有案子在手,他迟早能光芒大盛,盖过韶华的风头。于是在他的认知里,韶华俨然成了一个“活的案子探测器”,跟着她,就不愁没有展现自己的机会。
今天叶正海休班,余睿作为新人,本被分配和梁成一组——他们这组的日常就是驻守大本营,哪里需要人手就往哪补。
可偏偏叶正海一走,队里缺了副队长搭挡,余睿便顺理成章地顶替叶正海的位置,和韶华组成了临时审讯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