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风微微摇头:“四哥,堵不如疏。乡绅在乎乡土安宁,也看重名声。”
“里正虽与周虎勾结,但昨日已被我震慑,此刻正是分化他们的时机。”
他转身从行囊中取出几本厚厚的书册,其中一本蓝皮封面的,正是他离京前特意准备的《河防考》。
这还是他在工部历事时候抄下来的,本想着,万一到了石屏州有什么能借鉴的地方。
不曾想到现在就用上了。
里面详细记载了历代治理黄河的方略、水文地理知识以及应对水患的方法。
不久,几位本地的乡绅和那位面带不安的里正被请到了客栈前院。
院外围观的百姓也越聚越多,都想看看这位“冲撞河神”的官员要做什么。
何明风站在台阶上,青衫磊落。
他虽年轻,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官威和书卷气。
何明风先是对着众乡绅和里正拱了拱手,朗声道:“诸位乡贤,里正,本官途经贵地,听闻昨日有奸人借祭河之名,行勒索之实,已被本官制止。”
“不想,竟有宵小之辈,夜间破坏本官住所,更散布谣言,蛊惑人心,言称本官冲撞河神,将致水患。”
“此举,非但是对朝廷命官的挑衅,更是意图扰乱地方,陷万千百姓于恐慌之中!其心可诛!”
他声音清越,目光如电,扫过众人,最后在里正脸上停留片刻。
里正吓得一缩脖子,不敢对视。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乡绅拄着拐杖,迟疑道:“何大人,非是我等不信,只是……这河水突然上涨,百姓惶恐,皆因谣言而起啊。”
“是啊,河神之怒,不可不敬啊……”
有人附和。
何明风不慌不忙,举起手中的《河防考》,高声道:“诸位可知,何为河神?”
“依圣人之教,山川之神,乃护佑生民,岂会因一人之言行,便迁怒于万千黎庶?”
“若真有神明,亦当奖善罚恶!”
“昨日那周虎勒索贫苦老妇,是为恶;本官制止暴行,是为善。”
“河神若有灵,当罚周虎,岂会罚本官,更岂会罚这无辜百姓?”
何明风顿了顿,见众人若有所思,继续道:“至于这河水上涨,根本无关鬼神!”
何明风翻开《河防考》,指着上面的图文。
“此书乃工部多年所着,前人治理黄河心血所聚。上面明载,黄河之水,夏秋之际,因上游山地降雨或积雪消融,水量暴涨,乃自然之理,谓之‘伏汛’、‘秋汛’。”
“昨日我等到渡口的时候,水势已急,今日水位略涨,正是汛期常态!”
“诸位若不信,可查看历代地方志,每逢此季,河水涨落,皆有记载,何曾次次都与祭祀相关?”
何明风引经据典,将黄河水文变化的科学道理用通俗的语言娓娓道来。
又结合地方志的记载,说得有理有据。
不少乡绅频频点头,他们中也有读过书、明事理的,知道何明风所言非虚。
何明风趁热打铁,指着远处的河岸:“况且,你们可见河水已漫过堤坝,冲毁农田屋舍?并未有!”
“目前水位仍在安全之内。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堤防是否坚固,是汛情预警是否及时,是遇到真正水患时,官府能否有效组织抗灾救灾。”
“而非在此捕风捉影,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徒增恐慌,甚至耽误了真正的防灾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