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王爷就是你的靠山,而且到时候整个刘家都是你的,再没人敢对你说三道四。”
“不论是你父亲,那个总是压你一头的兄长,以后都要看你眼色行事了。”
刘元才眼中闪过狠厉之色。
父亲也就罢了,至于他那个兄长……其实也不需要看他眼色行事。
于是刘元丰下定了决心,咬牙点头:“好!我答应了!”
“但我需要王爷先帮我一个忙……”
……
不同于刘家这边的刀光剑影。
朝容大长公主府内,氛围一片祥和温馨。
和宁郡主正在书房奋笔疾书。
自从上回她给《玉馔录》杂志投稿并且文章真的被接收了。
杂志那边还给她送来了一笔润稿费。
虽然这点钱对她来说没什么用处,但是这种感觉对于和宁郡主可是新奇极了。
因此她最近写作热情一发不可收拾。
“宁儿,写什么呢这么认真?”
朝容大长公主笑着走进来。
和宁慌忙用手遮住纸页:“母亲别偷看,是给《玉馔录》的新稿子。”
朝容大长公主欣慰地看着女儿。
自从投稿被采用后,和宁整个人都开朗了许多,不再是那个整日陪她在家,无所事事的深闺郡主了。
和宁郡主书案上散落着几本古籍和拓片,都是她特意从府中藏书楼找来的。
这次和宁写的是《金石杂记》,细致考据了京城几处着名碑刻的来历与书法特色。
她自幼随母亲一起鉴赏收藏,对金石书画颇有心得。
“主编葛姑娘派人送来稿费了,还特意说读者反响很好。”
和宁郡主将一个小锦囊放在桌上,唇角微扬。
“有不少人写信到书坊询问作者呢。”
朝容大长公主惊喜地拿起锦囊:“真的?还有人专门写信?”
“自然是真的。”
和宁郡主眼中闪着光:“葛姑娘还说我这篇考据扎实,见解独到呢。”
朝容大长公主摸摸女儿的头:“葛家家风清正,与他家打交道我倒是放心。”
“不过切记要谨慎,切勿让他人知道是郡主手笔。”
“女儿明白。”
和宁郡主点头,指尖轻抚过案上一块汉瓦当拓片:“这篇写的是城南崇仁寺那块隋碑的来历,我查了不少史料呢。”
三月初,《玉馔录》新刊发行。
和宁郡主按捺不住心中期待,换了身男装,拉着也换装的侍女悄悄来到城中文人常聚的一家茶馆。
怕被人认出来是女儿身,和宁还特意穿了高领长衫。
把脸涂黑了些,眉毛也画粗了。
还好朝容大长公主对女儿这个做法没什么意见。
她小时候也是个顽皮的,现在心如枯槁。
看到女儿难得有兴致表现出这种小儿女姿态,心中有几分酸楚。
等和宁郡主一出门,朝容大长公主便派了几个长公主府的侍卫,让他们穿便服跟上。
只要女儿的安全能保证就行了。
至于其他的,随她去吧。
和宁郡主特意选了屏风后的雅座,点了一壶明前龙井。
果然,不一会儿邻桌就传来几位文士的交谈声。
“这期《玉馔录》上的《金石杂记》颇见功力啊!”
一个青衫文士道。
“对崇仁寺隋碑的考据很是精当,连碑阴的题刻都注意到了。”
另一个年长些的捻须点头:“确实。作者应是精通书法之人,对欧阳询一脉的笔法分析得很透彻。”
“想不到如今还有这般懂金石的人。”
第三个人好奇道:“听说作者很神秘,书坊都不知真实身份。莫非是国子监的哪位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