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年缩了缩脖子,他一开始没想好怎么写。
确实啰里吧嗦写了好多废话,浪费了许久时间……
看来还是自己水平不够,腹稿没有打好,未能一气呵成。
见众人都不说话了,崔教谕才令人把卷子都收好带走。
“此卷裴大人需要亲自过目。”
崔教谕扫视众人一眼:“明日中午自有定论。”
刘年闻言,不由得有些垂头丧气。
他写都没写完,看来这次机会是没有他的了。
张文远眼神闪烁。
偷偷藏好了他袖中夹带的时文刻本。
这可是昨日他爹花了重金买来的。
还专门赶去隔壁县找了一位教谕请教,武县这次的策论题目会可能会出什么。
那人不亏也是教谕,一猜一个准。
写了几篇文章,有一篇就猜中了这次的题目。
他刚刚洋洋洒洒写的畅快,很快就写完了。
想到这里,张文远不由得抬头瞄了一眼何明风。
这次他可是学乖了,没有站出来大喊大闹。
幸好这次考试就是在明伦堂,自己人考试,也没有检查身上是否有夹带,这才让他混过关了。
若是花钱就能拿到这个国子监的入学名额,他一定要拿到。
……
裴知县桌上摆放着十来份写完的策论。
没有写完的他只不过路略看了一眼就挑出去了。
“剩下的这几份,”裴知县摸了摸下巴:“何明风,张文远所作最佳。”
“李墨,袁华和王启元的也不错。”
裴知县感慨了一声:“不过这次策论时间短,这三个人写的并不全面。”
“思路也不曾有何明风和张文远清晰,就这两个人吧。”
崔教谕闻言有些惊讶。
张文远写的也是最佳?
看来自从科考没考过之后,张文远下功夫念书了。
崔教谕不由得感到一阵欣慰。
之前张文远一直跟个斗鸡似的,在县学搞事情。
现在看来他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
不错,孺子可教啊。
裴知县圈了几笔,眼睛在跳动的烛火下闪着光芒:“德行考校,你且听本官的来……”
……
崔教谕第二日中午宣布了结果。
李墨、袁华和王启元眼中都闪过一丝失落。
看来他们还差点火候。
张文远自然是得意极了。
“第二场,考校德行。”
崔教谕叫来了剩下众人,还有张梁二位训导,门子大陈等县学里面的所有人。
崔教谕扫了一眼何明风和张文远,开口道:“裴大人命本教谕问遍县学众人,从中来考校你二人的德行如何。”
“今日下午本教谕还有要事,明日一早,本教谕便去问询。”
“你们且散了。”
“等等,教谕大人!”
虽然袁华自己没有了希望,但是他还是忍不住想给何明风争取一下。
“上次何明风救人,又给县学捐银一事,足以证明何明风德行如何了。”
袁华怕有人心术不正,乱说话,于是赶紧道:“何需再考校呢?”
张文远闻言,忍不住冷哼一声:“何明风捐银给县学,我张家捐的更多!”
说着,张文远觑了一眼袁华:“怎么,之前可是你说的,县学不是米铺。”
“不能看捐银分名额,怎么,你现在出尔反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