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媒婆这话总算说到了周氏心坎里。
周氏脸色终于好看起来了。
周氏心里琢磨了一下。
既然赵家的姑娘是非娶不可了,早点娶和晚点娶也没什么分别。
王媒婆说得对。
早点娶说不定以后抱孙子时间还早些呢。
想到这里,周氏脸色才彻底放晴。
“王嫂子说的是。”
周氏也笑了笑:“过两日我家就前去提亲,还要劳烦王嫂子前去知会一声。”
“哎哟,周妹妹这话说的,包在我身上。”
初六一整日,何家二房都忙忙碌碌的,准备个不停。
古代婚姻讲究“三书六礼”先是纳采然后是纳征,最后是纳吉。
纳采是男方到女方家提亲,携带礼物,通常是大雁。
不过普通百姓家可没有大雁这种金贵之物。
一般都会带个木雕的大雁充当活大雁。
然后需要问名,询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换庚帖。
接下来是纳吉,男方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拿去请人占卜,看看是否合适。
当然,对于普通百姓家来说,这也就是个走流程的事儿,没有那么多讲究。
接着是纳征,也就是送聘。
最后才是亲迎,男方迎娶新娘。
这一套流程张氏刚办完,熟悉的很。
看到周氏忙的手忙脚乱,不是这里出错,就是那里有问题。
最后张氏实在看不下去了,自告奋勇上前帮忙。
周氏第一次感觉到了大嫂的好。
“大嫂,多谢你了。”
周氏别别扭扭地绞着手,吞吞吐吐道。
张氏摆摆手,一脸不在乎:“我这都是为了咱们老何家的子孙。”
有了张氏帮忙,很快东西就都准备好了。
张氏索性帮忙帮到底,陪着周氏去了赵家纳采。
双方一见果然都对对方满意极了。
立刻就给两个小年轻定下来了成亲的日子。
“等十日之后,我们何家再来送下聘礼。”
张氏爽朗地说道。
周氏不会说话,有张氏陪着顿时好多了。
赵老娘连连点头:“那敢情好。”
说着赵老娘含笑看了一眼两颊飞红的闺女。
“我得让玉娘赶紧给自己做嫁衣了。”
几个人顿时都笑了。
等何明风回县里念书的时候,也就到了何家二房前去送聘礼的日子了。
初春的清晨,还冷的很。
何家的骡子拉着车,周氏、何有粮、张氏,还有何大郎两口子一起出发前去赵家了。
骡子车一进大柳树村,立刻就引起了村里人的围观。
“这不是隔壁村的何家人么?”
“怎么拉着车来了?”
一个抽着旱烟的大叔奇怪道。
一个大娘眼尖,看到了车上的东西,顿时有些惊讶:“何家这是……来下聘的吧?”
“对了,前阵子我可是听说了,何家来赵家提亲了!”
“要娶赵家的小闺女。”
“啧啧,两坛子酒,包着的那个,是布吧,竟然有两匹布!”
抽旱烟的大叔看着车上的东西,旱烟都不抽了,站起身伸长脖子就往车上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