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这黑石头竟是标的(2 / 2)

苏怜月:“……”

***

云城文玩街,是本地最大的古玩、字画、杂项交易集散地。这里常年人声鼎沸,地摊和店铺鳞次栉比,真货与假货齐飞,是“捡漏”和“打眼”并存的江湖。

当低调奢华的奥迪A8L缓缓停在街口时,还是引来了不少目光。

车门打开,身穿玄黑道袍、气质出尘的张晓凡走了下来。他一出现,瞬间就和周围嘈杂、市井的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仿佛一滴清水滴进了滚油里。

“嘿,看,那人是干嘛的?拍电影的?”

“穿得人模狗样的,八成是哪个庙里出来骗香火钱的。”

“别说,还挺有范儿的……”

周围的议论声,张晓凡充耳不闻。他单手背在身后,另一只手藏在宽大的袖袍里,悄悄握住了那个[寻宝罗盘]。

一丝法力注入,罗盘的指针开始轻微地颤动,不再像在山顶时那样指向一个模糊的大方向,而是有了一个相对明确的偏转角度。

“有门儿!”

张晓凡心中一喜,面上却不动声色。他装作闲庭信步的样子,跟着罗盘指针的引导,在拥挤的人群中穿行。司机则像个尽职的保镖,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后两米远的地方,隔开了一些好奇的目光。

穿过几条小巷,罗盘的指针最终指向了一个摆满了各种瓶瓶罐罐、铜钱玉器的地摊。

摊主是个五十来岁、山羊胡、小眼睛的男人,正翘着二郎腿,有一搭没一搭地跟旁边摊主聊天,浑身散发着一种“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懒散气息。

张晓凡的目光在摊位上扫过,最后,定格在了摊主用来压着一本账簿的……一块灰不溜丢的石头上。

那石头约莫拳头大小,呈不规则的椭圆形,表面坑坑洼洼,还沾着些干掉的泥土,看起来就像工地上随便捡来的废料。

然而,他袖中的罗盘指针,正死死地指着这块石头,嗡嗡作响,仿佛一个看到肉骨头的哈巴狗。

就是它了!

张晓凡深吸一口气,缓缓走到摊位前蹲下,拿起一块看起来像是清代仿品的“玉佩”,装模作样地看了起来。

山羊胡摊主“老刘头”斜了他一眼,懒洋洋地开口:“小道长,有眼光啊。我这摊上的东西,可都是祖上传下来的,件件都是宝贝。”

张晓凡差点笑出声。这话,文玩街的摊主能说八百遍不带重样的。

他放下“玉佩”,指了指那块压账本的石头,随意地问道:“老板,你这块石头……怎么卖?”

老刘头一愣,随即来了精神。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年头,越是稀奇古怪的东西,越可能被当成宝贝。这小道士不看玉器瓷器,偏偏看上这块破石头,莫非……这石头真有来历?

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捋着山羊胡,做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小道长好眼力啊!这可不是普通的石头,这叫‘乌江石’!当年我太爷爷从江里捞出来的,冬暖夏凉,放在家里能镇宅辟邪!你要是诚心要,给个五千块,你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