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母则是装好刚刚说要买的东西,推着快装满的小推车,到了刚刚定好的位置等着。
一小会儿后,归宁就推着辆空空的小推车过来了,还把空车还给了李母。
最后,她们还买了一些可以做汤的干货,比如菌菇、木耳、干笋等等。
以及一些海鲜类食材,不着急吃,反正家里有冰箱,也放不坏。
“小宁你看这超市还有小鲫鱼卖呢!嗐你知道不,妈其实还会做酥鱼呢。
是我大姐夫教的,呵呵你爸都不知道的嘞,这鱼有营养!
咱们买点儿这小鱼,还有中不溜的回去,等会儿回家我给你们露一手。”
归宁闻言立马兴奋了:“哇,妈,您还会做酥鱼啊,那真是太好了,
有这手艺,那以后我寒暑假不愁没事儿干了,出去摆摊也行啊哈哈哈哈……”
李母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对于儿媳妇提议,不仅没有丝毫反驳,反而表现出了极大的支持和赞同。
只见她微笑着连连点头,显然是对这个念头很感兴趣的样子。
“好啊,那就这么说定了!以后妈就在家里负责做酥鱼,小宁你呢,就去摆摊卖酥鱼。
妈再给你赞助一辆三轮车,这样你出门卖鱼也方便些。
咱家有这条件,不能太寒酸了,这样鱼也能卖个好价钱,哈哈哈哈……”
李母越说越兴奋,似乎已经看到了美好的未来,也似乎……像是为了满足某种遗憾。
她甚至越说,越觉得可行!
遥想当年,李父还正值青春年少之时,亦或是说还未到而立之年吧。
那时的他,意气风发,雄心勃勃,毅然决然地决定要在这个县城长期工作。
然而,这一决定却遭到了李母的强烈反对。
李母本以为,李父只是外派两年,期满后便可以调回家乡。
可谁能料到,这外派的时间竟然一拖再拖,一个两年过去了,又一个两年接踵而至。
面对如此局面,李母心中虽有万般无奈和愤怒,但她并未如寻常女子那般大吵大闹。
相反,李母展现出了非凡的果敢和决断力。
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在老家当地棉纺厂的工作,毫不犹豫地将其转让出去。
然后,她义无反顾地奔向了李父所在的地方。
抵达之后,为了避免他人的闲言碎语,李母并未要求李父为自己安排工作。
她心甘情愿地选择了在大后方默默支持李父,甘愿当一名平凡的家庭主妇。
然而,李母绝非那种安于现状、无所事事之人。
她闲不住,来到这里后,家里的大小事务从未被她落下。
不仅如此,李母还积极参与各种事务,帮忙做工、种地,甚至还跟着去帮厨,主持红白喜事等等。
非常能折腾,大钱不敢赚,可小钱从不断。
这也就导致了一个结果,那时候李父升到市里后,分到了一套房子,而单位也出台了相关政策。
这个政策,允许职工们可以按照内部价格,优先购买自家的这套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