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绞肉机防线(1 / 2)

琼斯中士和他那辆“不屈的乔尼”号所取得的王牌对决式的胜利,如同投入钢铁海洋里的一块小石子,激起了一丝涟漪,却无法改变潮水的方向。樱花国军的装甲洪流,以一种近乎漠视损失的姿态,继续向前碾压。他们就像一群被信息素引诱的行军蚁,即使前方的同伴被踩死、烧死,也无法阻挡后续部队前进的步伐。

鬼畜六的战术思想简单而粗暴:在绝对的数量面前,任何精巧的防御和战术都将被碾成碎片。他用数千辆坦克作为一次性的攻城锤,目的就是在防线上砸开一个足够大的缺口,让后续无穷无尽的步兵涌入,将整个防御体系彻底撕裂。

“凯恩防线”的第一道主防线,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混乱而血腥的钢铁绞肉机。

联邦陆军第4装甲师的4A3E8“谢尔AN”坦克,正面临着它们服役以来最严峻的考验。这些被士兵们戏称为“朗森打火机”(因其早期型号容易起火而得名)的中型坦克,在性能上,与樱花国军主力“四式”和“五式”中型坦克相比,并无优势可言。它们唯一的长处,就是数量和可靠性。

“狼群战术”——这是第4装甲师的指挥官们,在面对质量相仿但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敌人时,所能想出的唯一有效战术。

一辆“四式”中型坦克,凭借其75毫米长管炮的优势,在1200米外,轻松地击穿了一辆“谢尔曼”的正面装甲。那辆“谢尔曼”瞬间变成了一个火球,浓烟从炮塔舱口滚滚而出。

然而,就在“四式”的炮手正在寻找下一个目标时,他的车长在潜望镜里,惊恐地看到了三辆“谢尔曼”正呈扇形,从他的左右两翼高速包抄过来。它们的76毫米炮,虽然在远距离上难以构成威胁,但在800米以内的近距离,却足以撕开“四式”的侧面装甲。

“左转!快!对付左边那辆!”车长声嘶力竭地命令道。

炮塔开始转动,但就在它刚刚对准目标时,右翼的那辆“谢尔?曼”率先开火了。一发高速穿甲弹(hVAp),准确地击中了“四式”的发动机舱。坦克猛地一顿,车尾冒出了黑烟,失去了动力。

紧接着,正面和左翼的“谢尔曼”也同时开火。两发炮弹接连命中,一发打断了履带,另一发则击中了炮塔座圈,使其无法转动。这辆曾经威风凛凛的“四式”,在短短十几秒内,就变成了一个无法移动、无法还击的铁棺材。三辆“谢尔曼”毫不留情地继续向它倾泻着炮弹,直到它内部发生殉爆,变成一团燃烧的废铁。

这样的战斗,在战场的每一个角落都在发生。北约军的装甲部队,利用他们更优秀的无线电通讯、更娴熟的车组配合以及更灵活的战术,与数倍于己的敌人进行着惨烈的周旋。他们像一群经验丰富的牧羊犬,试图控制和分割庞大的羊群。但这一次,羊群是由嗜血的饿狼组成的。

除了坦克之间的对决,步兵与坦克的搏斗,则显得更为原始和血腥。

在一段被炸得面目全非的交通壕里,联邦陆军游骑兵部队的下士汤姆·哈迪,正死死地抱着他的9“巴祖卡”火箭筒,汗水和泥土混杂在一起,从他的钢盔边缘滴落。在他前方不到五十米的地方,一辆樱花国军的“九七式改”轻型坦克,正用它的同轴机枪,疯狂地扫射着周围的弹坑,压制着一切敢于露头的步兵。

“掩护我!”汤姆对着身边抱着1919勃朗宁机枪的战友低吼了一声。

重机枪发出了怒吼,密集的弹雨瞬间泼洒在那辆“九七式改”的正面装甲上,打得火星四溅。虽然无法击穿装甲,但这短暂的火力压制,成功地吸引了坦克车组的注意力。

汤姆抓住这千钧一发的时机,如同猎豹般从战壕里一跃而出。他以Z字形路线,疯狂地冲向那辆坦克。坦克的炮塔开始转向他,但重机枪的子弹,正死死地钉在潜望镜的位置,让里面的观察手无法准确瞄准。

距离三十米!二十米!十米!

汤姆在一个弹坑边猛地卧倒,迅速地将“巴祖卡”扛上肩膀,瞄准了坦克那薄弱的尾部发动机格栅。

他扣动了扳机。

一枚60毫米的火箭弹,拖着一道淡淡的尾烟,呼啸而出,准确地钻进了发动机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