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菊水特攻”的残骸沉入太平洋深渊的同时,樱花国本土的各大海军港口,进入了一种诡异的、近乎凝滞的寂静状态。佐世保、吴港、横须贺,这些曾经终日回荡着汽笛和铆钉枪声的军港,所有对外的联络和人员流动都被严格限制。高大的船坞被伪装网覆盖,港口的水道被防潜网和水雷层层封锁。
一场史无前例的舰队集结,在绝对的机密下,如同黑暗中的潜流,悄然进行。
这次行动的代号,被山本一郎定为“天剑作战”。其寓意,便是集帝国最后之力,铸成一把从天而降的利剑,斩断联邦伸向黄洲的触手。
行动的核心,是帝国海军倾其所有拼凑出的最后家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从大夏帝国购入的八艘主力舰。这笔交易在战争爆发前完成,被视为樱花国海军现代化的关键一步。四艘七万吨级的“皇权”级战列舰,分别被命名为“天照”、“月读”、“须佐之男”和“八幡”,成为了新的第一战队。它们拥有不亚于“超武士”级的庞大身躯,装备了九门410毫米50倍径主炮,虽然口径略小,但其新式的火控系统和更高的射速,在理论上拥有更强的持续输出能力。
另外四艘五万吨级的“铁拳”级战列舰,则被命名为“不动”、“降三世”、“金刚夜叉”、“大威德”,组成了第二战队。它们是高速战列舰,设计用来为航母护航,或者执行独立的破交作战。
再加上幸存的两艘“超武士”级、四艘“武士”级,以及十二艘在战争中陆续完工的四万吨级新锐战列舰,樱花国海军的战列舰部队,在纸面上甚至比“菊水特攻”之前更加庞大。
但这支舰队的心脏,已经不再是这些钢铁巨兽,而是航空母舰。
四艘四万吨级的新锐航母,“翔鹤”、“瑞鹤”号在珊瑚海的损伤已经修复,并与新建的“大凤”号和“信浓”号组成了第一航空战队。它们是山本一郎真正的杀手锏。因为它们的机库里,搭载着帝国最新的秘密武器改进版喷气式舰载机——“剑”式喷气舰载机。
这种由中岛飞机公司研发的喷气式战斗轰炸机,拥有远超联邦任何螺旋桨飞机的速度。虽然它在低速下的机动性稍差,且对飞行员的要求极高,但它带来的速度优势是革命性的。在突袭中,它能像一道无法拦截的闪电,撕开敌人的防空网。
除此之外,八艘吨位较小的二万五千吨级航母,搭载着经过改良的“零”式战斗机和“彗星”俯冲轰炸机,将作为第二攻击波和舰队防空的主力。
这支庞大到令人恐惧的舰队,在夜幕的掩护下,分批次地,悄无声息地驶离了各自的港口。它们没有走常规的航道,而是选择了一条极其危险、偏北的航线,那里是阿留申群岛风暴带的边缘,终年被浓雾和恶劣的海况所笼罩。
第一航空战队旗舰,“翔鹤”号的舰桥上,舰队总指挥官,依然是山本一郎。他没有待在后方的联合舰队司令部,而是选择亲临一线。他知道,这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指挥。他将自己,连同整个帝国的命运,都押在了这张赌桌上。
“气象报告。”他的声音平静而沙哑。
“报告长官,未来72小时,目标航线将持续被强低气压笼罩,风力八级,浪高十米,能见度低于一海里。”航空参谋源田实回答道。
山本点了点头。这正是他想要的。狂风巨浪虽然会给舰队带来巨大的麻烦,却也是躲避联邦潜艇和远程侦察机巡逻的最佳屏障。
“命令所有舰船,严格执行灯火管制和无线电静默。各舰之间,仅使用旗语和定向光信号联络。”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