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间谍之城(2 / 2)

隆美尔站在后方的指挥车里,用望远镜冷酷地看着这一切。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紧握的拳头,暴露了他内心的焦灼。

“命令空军!给我把他们的炮兵阵地敲掉!不惜一切代价!”他对着话筒吼道。

第二天黎明,德普士的空军,对巴士拉南岸的英吉炮兵阵地,发动了轮番轰炸。英吉“喷火”和“飓风”战斗机,在巴拉上空,展开了惨烈的空战。一架架飞机,拖着黑烟,如同燃烧的陨石,坠入下方的城市和河流之中。

空战掩护之下,德普士的第二次强渡,再次开始。这一次,他们吸取了教训。德普士的88毫米高射炮,被拉到了前线,进行水平射击,以其精准而致命的火力,逐个敲掉对岸的机枪碉堡。虎式坦克,也被推到了河岸边,用它们那令人生畏的88毫米主炮,为渡河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战斗进入了白热化。德普士士兵,踩着同伴的尸体,终于在对岸,建立起了一个小小的桥头堡。但他们立刻遭到了英吉廓尔喀士兵和澳大利亚士兵的疯狂反扑。廓尔喀人,这些来自尼泊尔山区的勇士,挥舞着他们标志性的库克里弯刀,与德普士的装甲掷弹兵,在泥泞的滩头阵地上,展开了最原始、最血腥的白刃战。澳大利亚人,则以其顽强的战斗意志和精准的枪法,给德普士的后续部队,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就在渡河作战陷入僵局,双方都在这片小小的滩头阵地上,投入了最后的预备队,进行反复拉锯时,战局的转折点,却在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生了。

巴士拉城内,那座唯一没有被炸毁的铁路桥,突然发生了剧烈的爆炸。爆炸并非来自德普士的炮火,而是来自桥梁的内部!

是“勃登堡”特种部队!他们在城内潜伏的民族主义者的帮助下,将大量的炸药,安装在了守桥英军的指挥部和弹药库下方。一场精心策划的、里应外合的突袭,开始了。爆炸发生的同时,数百名潜伏在城内的阿伯武装人员,手持着德普士提供的武器,从四面八方,向铁路桥的守军发动了袭击。

守卫大桥的英印士兵,瞬间陷入了腹背受敌的混乱之中。他们既要抵抗来自城内的袭击,又要防备来自对岸的德军。而德普士的伞兵部队,也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利用滑翔机,在桥头附近,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自杀式的机降。

内外夹击之下,铁路桥的防线,终于被撕开了一道口子。

隆美尔立刻抓住了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他将手中最后的力量——第15装甲师,全部投入到了这个方向。德普士的坦克,冒着英吉炮火的轰击,如同下山的猛虎,冲上了这座还在燃烧的铁路桥,向着巴士拉的城区,发起了决定性的冲击。

血河之渡,最终以德普士人的惨胜而告终。他们付出了近万人的伤亡,才最终踏上了巴士拉的土地。但他们成功了。当第一辆德普士的四号坦克,碾过巴士拉城区的街道时,也碾碎了英吉帝国在中东的百年霸权。

然而,战争还远未结束。巷战的帷幕,才刚刚拉开。而从北方和东方,英吉和沙罗的援军,正在加速赶来。巴拉,这座刚刚被征服的城市,即将变成一个更加巨大的绞肉机,吞噬更多年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