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的目光从两位重臣脸上扫过,他深知,这两人代表了朝堂上最主要的两种声音。王德代表了急于建功立业、对自身力量极度自信的军方少壮派;而林敬宗则代表了深知帝国根基尚浅、需要时间积累国力的务实文官集团。
王铭何尝不想一战定乾坤,制霸全球?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林敬宗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大夏帝国的崛起太快了,快得如同被催熟的果实,外表光鲜亮丽,内里却还有些青涩。十五亿龙币的造舰计划,听起来气势磅礴,还没有成型。现在,他手中的海军,面对英吉帝国的全球舰队,就像一个体格强壮的少年面对一个经验丰富、全副武装的壮年拳王。可以打,但赢面不大,一旦输了,就是满盘皆输。
空军也是一样。飞行员的培养,比制造飞机更耗时。帝国的航空工业可以每月交付上百架新式战机,但合格的飞行员却需要数年的严苛训练。
现在的大夏帝国,就像一头陆地上的猛虎,但在海洋和天空这两个更广阔的领域,还只是雏鹰和幼鲨。
他需要时间。哪怕只是一两年的时间,就足以让海空军的短板得到极大的弥补。
就在此时,一名内侍匆匆步入殿中,高声禀报:“启奏陛下,英吉帝国特使约翰·卡特爵士已抵达龙夏港,请求觐见,商谈中洲局势。”
话音落下,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看向了王铭。
王德的脸上闪过一丝失望,而林敬宗的眼中则透出一丝如释重负的微光。他们都明白,英吉人主动派出特使,意味着他们也不想打。这个称霸世界百余年的巨人,终究还是被大夏帝国在中洲展现出的决心和力量所震慑。他或许还能打赢,但他没有信心能以一个可以接受的代价打赢。一场惨胜,足以让虎视眈眈的德普士帝国、新大陆联邦等挑战者们看到机会,从而动摇整个日不落帝国的霸权根基。
王铭的嘴角,勾起一抹几乎无法察觉的弧度。
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强硬的姿态,是为了逼迫对方坐上谈判桌。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最高明的政治,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宣他进京吧。”王铭转过身,重新看向那巨大的沙盘,声音恢复了帝王的威严与平静,“告诉卡特爵士,朕,在天京等他。另外,传朕旨意,陆军各部,维持一级战备,不得松懈。海军南洋、西洋舰队,出港巡航,警戒西部海域。空军各战斗机、轰炸机师,转场至前线机场。”
他要给这位特使,一路之上,看到一个全民备战、杀气腾腾的大夏帝国。
“首辅,”王铭的目光转向林敬宗,“你来主持这次谈判。我们的底线是,中洲局势必须降温,但绝不是以我大夏帝国单方面让步为代价。英吉人想保住他们的霸权,可以。那就拿出一点诚意来。”
“臣,遵旨。”陈文辉深深一揖。
“王将军,”王铭又看向王德,“备战之事,由你全权督导。要让英吉人清楚,谈判桌上拿不到的东西,我们随时准备在战场上拿回来。”
“臣,遵旨!”王德的声音铿锵有力,尽管有些许遗憾,但皇帝的决断不容置疑。
王铭挥了挥手,示意群臣退下。空旷的大殿中,只剩下他一人。他缓步走到窗前,望着殿外高远的秋日天空。他知道,这场中洲危机暂时再次解除了。帝国可以得到一个宝贵的喘息之机。
“樱花国……”王铭低声念出一个名字。
就在不久前,他刚刚批准了向那个岛国运往第四批军火的协议。他扶植那个野心勃勃的黄洲岛国,本意是想让它成为牵制西方列强在黄洲势力的一条恶犬,搅动世界风云的棋子。现在看来,这条恶犬,似乎比他预想的还要更加凶猛、更加迫不及待。
中洲的风暴暂时停歇,但王铭知道,在更南方的黄洲,一场新的、或许更加猛烈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而这一次,大夏帝国将不再是主角,而是那个手持锁链、坐山观虎斗的渔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