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点整。决战的时刻到了。
大夏帝国的炮兵阵地上,数百门狰狞的炮口同时昂起。随着炮兵指挥官王可风准将一声令下,大地开始了剧烈的颤抖。数百门大炮同时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怒吼,炮弹拖着长长的尾焰,汇成一片钢铁的风暴,遮蔽了西沉的日光,以雷霆万钧之势,精准地砸向了英吉军队的后方。
在英吉军的一处师指挥部,一位将军正举着电话,大声地斥责着前线的炮兵为何要“擅自开火”。突然,一声撕心裂肺的尖啸由远及近,紧接着,整个世界都陷入了剧烈的摇晃和毁灭的轰鸣之中。电话线瞬间中断,指挥所的沙盘被冲击波掀翻,烟尘和火焰吞噬了一切。
同样的场景,在英吉军的各个炮兵阵地、通讯枢纽和后勤仓库同时上演。许多英吉炮兵还没来得及明白发生了什么,就被来自天空的死亡之雨所覆盖。
炮击刚刚开始向敌军纵深延伸,真正的主角便登场了。
大地的剧烈颤抖宣告了他们的到来。在漫天的黄沙之中,第一“闪电”轻型坦克师的三百辆“狼”式和“猫”式坦克,引擎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如同一股奔腾的钢铁洪流,朝着早已被炮火犁过一遍的英吉军防线薄弱处猛冲而去。
这些“狼”式坦克(4号坦克)和“猫”式坦克(3号坦克),是另外一个星球德国对广阔大陆作战需求设计的杰作。它们的装甲或许算不上最厚重,但流畅的倾斜设计提供了优异的防护力。更重要的是,它们的速度极快,越野性能卓越,装备的75毫米火炮高速主炮穿透力惊人,非常适合在这种半沙漠半丘陵的地形上实施闪电般的突击。
师长石敢当少将的指挥坦克冲在最前方,他站在敞开的炮塔指挥塔中,任凭狂风吹拂着他的脸庞。他用望远镜观察着前方,在烟尘和火焰中,英吉军的阵地已经若隐若现。
“全师注意!保持楔形突击阵!一营、二营居中,三营、四营两翼!不要恋战,我们的目标是突破!突破!再突破!把敌人的防线给我彻底撕碎!”他的命令通过无线电,传达到了每一辆坦克的车长耳中。
英吉军的阵地上,他们的坦克部队——“玛蒂尔达”步兵坦克和“十字军”巡航坦克,终于从最初的混乱中反应过来,匆忙地组织迎战。
然而,一场技术和理念上的代差悲剧,就此上演。
“玛蒂尔达”坦克,号称“步兵女王”,其正面装甲确实厚重,但它那慢如蜗牛的速度,在迅猛如风的“狼”式坦克集群面前,根本就是移动的靶子。“狼”式坦克可以轻易地绕到它们的侧后,用主炮攻击其薄弱的装甲。
而“十字军”巡航坦克虽然速度尚可,但它那门可怜的2磅炮(40毫米),发射出的穿甲弹,在命中“狼”式坦克的倾斜装甲时,只能发出一阵阵“叮叮当当”的脆响,然后被无情地弹开,留下一串串无力的火花。反观“狼”式坦克装备的75毫米主炮,却能在千米之外,就轻易地撕开它们的装甲,每一次命中,都几乎意味着一团腾起的火焰和黑烟。
战斗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边倒的屠杀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