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背后的交易(1 / 2)

然而,在公开的喧嚣之下,一场冰冷的、不为人知的利益交换,正在悄然进行。

就在西大陆舆论最鼎沸的时候,大夏帝国驻英吉、法希、联邦等国的大使,几乎在同一时间,分别约见了各国外交部门的最高负责人。

在伦敦堡那间充满皮革与雪茄味道的俱乐部密室里,大夏大使将一份由皇帝王铭亲笔签名的信函,递交给了英吉外交大臣。信函的内容,与公开声明的强硬截然不同,充满了现实主义。

其核心要点有三:

一、菲力群岛之事,乃大夏与葡牙之间的“特殊历史遗留问题”,起因是阿尔梅达总督即将发动的“极端排外暴行”,事态紧急,迫不得已。

二、大夏帝国此次行动,目标仅限于菲力群岛。帝国充分尊重并承认英吉王国及其他西大陆友邦在黄洲乃至全球的“合法殖民利益和商业存在”。大夏无意挑战现有的大国殖民地格局,此次行动绝非一个“普遍先例”。

三、大夏帝国愿意在成功“收复”菲力群岛后,就保障各国通过该地区航道的自由与安全,签署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多边协议。

同样的信函,同样的信息,也被送到了巴黎和新大陆联邦各国。

这份信,如同一盆泼下的冷水,瞬间浇灭了西大陆列强们头脑中那一点点残存的、为“国际秩序”和“盟友”而战的虚火。

英吉王国的内阁会议上,激烈的争论后,首相用一句话终结了讨论:“为了一个衰落的、几乎榨干了所有价值的葡牙,去与一个拥有四艘‘龙威’级超级战列舰,四艘“定海”及超级战列巡洋舰的庞大海军、并且是在其家门口作战的帝国开战,先生们,告诉我,皇家海军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我们最重要的黄洲商业利益,我们遍布黄洲的殖民地,谁来保障?”

无人应答。答案不言而喻。

法希王国的决策者们则更为悲观。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时代更迭的标志。大夏帝国已经展露了獠牙,与其硬碰硬,不如接受现实,保住自己在黄洲大陆南部那片富饶的殖民地。

于是,一个可耻的、但又无比现实的默契达成了。

西大陆各国的公开谴责依旧。但私下里,他们却通过外交渠道,向葡牙王国施加压力,要求其“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争端”,甚至暗示其总督阿尔梅达的行为“极不妥当”,给盟友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这无异于宣判了葡牙王国的死刑。他们被自己的“文明世界”盟友,彻底出卖了。

这一切,都被樱花国决策层,尽收眼底。

在河户的首相官邸,那间挂着白头山画作的和室内,气氛与之前的紧张截然不同,反而透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