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则是坦克制造厂的杰作。他们逆向研究的第一款坦克,参考了德军的四号坦克h型,并根据帝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改进,被命名为“玄武一式”中型坦克。它拥有一门长管75毫米主炮,足以击穿周边任何国家的坦克装甲;正面装甲厚实,防护良好;更重要的是,它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远超那些娇贵的“虎式”和“豹式”,更适合在帝国复杂的地形和后勤条件下作战。
当第一支完全由“玄武一式”坦克组成的装甲营,在试验场上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集团冲锋演练后,所有前来观摩的旧将领都沉默了。那碾过一切的钢铁洪流,那震耳欲聋的炮声,那令大地都为之颤抖的气势,彻底摧毁了他们心中最后一点对“骑兵决胜”的幻想。
皇家兵工厂,正以一种恐怖的速度,为帝国锻造着一支无坚不摧的现代化铁拳。
当内陆的天京工业区建设得如火如荼之时,在帝国东南沿海的龙夏湾,一场同样宏大的工程也在悄然进行。
这里拥有深水良港和开阔的腹地,被王铭选定为系统奖励的海军造船厂的所在地,并以此为核心,组建了“皇家船舶建造集团”,由一位思想开明、渴望建立强大海军的老将陈海平担任总裁。
王铭深知,以帝国目前的工业实力和技术储备,立刻就去建造战列舰和航空母舰是不现实的。他的第一步战略非常务实:解决有无问题,并为未来打下基础。
皇家船舶建造集团接到的第一批订单,并非战斗舰艇,而是两种帝国目前最急需的船只。
第一种,是万吨级的远洋运输船,被命名为“鲸级”。它的任务,是将帝国从海外采购的各种资源——橡胶、有色金属、精密机床等,安全地运回国内,同时将帝国的工业产品——纺织品、钢材、罐头等,销往海外,为工业化赚取宝贵的外汇。
第二种,是千吨级的近海巡逻舰,被命名为“海豚级”。它装备了两门“神威”火炮的舰载版和数挺“暴雨”机枪,航速快,火力猛,足以在帝国漫长的海岸线上,清剿海盗,保护渔业和航运安全。
陈海平对皇帝的务实和远见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知道,一支强大的海军,绝不仅仅是几艘主力舰,更需要一个完整的、能够自我造血的工业体系和一支庞大的辅助船队。皇帝现在所做的,正是在为帝国海军,打下最坚实的地基。
在皇家船舶建造集团的船坞里,工人们第一次用上了龙门吊、电焊等现代技术。一艘艘钢铁巨轮的龙骨,正在被铺设。帝国的目光,第一次真正地,从黄色的土地,望向了那片蔚蓝的、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的海洋。
未来一年时间里,在王铭的亲自擘画和强力推动下,一个以天京特别工业区为心脏,以龙夏湾造船基地为外延的庞大工业体系,奇迹般地在古老的龙夏帝国建立起来。
这几大“皇家”集团,如同五根擎天巨柱,支撑起了帝国崛起的雄心。它们不仅在疯狂地生产着帝国急需的工业品和武器装备,更重要的是,它们如同一个个技术孵化器,正在为帝国培养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工程师、科学家和产业工人。
王铭站在皇宫的最高处,俯瞰着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新生机的都城。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军事改革和工业建设,为他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实力。接下来,他将要进行海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