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六零年屯里,我开系统商城当万元 > 第288章 基金刚建好,县里要来“收编”经验

第288章 基金刚建好,县里要来“收编”经验(2 / 2)

“您跟我去夜校看看。”杨靖抄起顶草帽扣在头上,“现在正是存分的时候。”

夜校的教室是队里废弃的牛棚改的,墙上糊着旧报纸,黑板是门板刷的墨。

但此刻里头挤得跟下饺子似的——十几个娃排着队,手里攥着粪箕、草绳、破铜烂铁,那是要存的“实物积分”;外村来的家长蹲在墙根,用树枝在地上抄“存折使用须知”;张大山站在黑板前,拿根断了头的粉笔写“本月利息发放名单”,“李、家、屯、王、小、丫”几个字歪得像被风吹倒的篱笆,底下娃们却看得直瞪眼,跟看啥宝贝似的。

“这是上周刚教的‘利息’——存够十天多给一页书,存够二十天多给半块橡皮。”杨靖指了指后排踮脚的小丫头,“那是李家屯的二丫,她奶病了,她存了半个月粪球,就为换《草药手册》。”他又指了指黑板,“张叔现在能写二十七个常用字了,上个月还帮邻屯写了婚书。”

县干事的眼镜片蒙上了层雾气。

他低头翻着“存折日记”,突然抽了抽鼻子:“这些娃,比我闺女小两岁,写的字没她齐整,可这股子热乎劲……”他合上本子,“杨同志,你们的要求我记着了:存折的章由联席会盖,积分用法家长定,基金专款专用。我回去跟领导争取——让你们当‘试点中的试点’。”

傍晚的风裹着炊烟钻进晒谷场时,联席会紧急会议的油灯亮了。

张大山把茶缸子磕得叮当响:“县里要是说话不算数咋办?”小石头娘捏着存折直叹气:“要是真成了协作点,咱还能自己刻章不?”

杨靖没接话,冲王念慈使了个眼色。

她从身后摸出个硬壳本子,封皮烫着“区域教育基金章程”几个金字——是前儿个找县城刻字铺加急做的。

“资金来源:各村副业利润提成5%;用途:补贴外村儿童书页兑换、奖励技术反哺、资助残疾娃上门教学。”杨靖翻开第一页,“咱把规矩写进章程,县里要考核,就看这个;咱要资源,也按这个要。他们要的是经验,咱们给;他们给的资源,得扎进咱们的地里。”

张大山凑过去,用指甲盖刮了刮烫金的字:“这章程……能当护身符?”

“比护身符管用。”杨靖笑着拍他后背,“明儿个我让刘叔把章程抄五份,每个屯的会计房贴一份。再让铁柱他爹刻块木牌,挂在联席会办事处门口——”

“靖子哥!”

二栓子的喊声响在院外,带着股子风风火火的劲:“村口老槐树下新挂了块木牌!我念给你们听啊——”他故意拖长音调,“平、安、—、李、家、知、识、银、行·联、席、会、办、事、处!”

众人涌到门口。

暮色里,新木牌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后面墙上刚写的炭笔大字——“我们的知识,我们自己管。”字迹歪歪扭扭,却比任何标语都扎眼。

“明儿个县里该派人来了。”王念慈望着木牌,指尖轻轻碰了碰杨靖的手背,“说是派个‘试点指导员’。”

杨靖望着远处渐暗的天色,系统面板突然跳出提示:【政策融合度+50%】。

他想起白天县干事离开时泛红的眼眶,想起孩子们写在存折上的“存一分,长一寸”,嘴角慢慢翘起来。

“来就来呗。”他踢飞脚边一颗小石子,石子骨碌碌滚到木牌下,“咱的地,得种咱自己的苗。”

晚风掀起木牌,“办事处”三个大字在暮色里忽明忽暗。

远处传来拖拉机的突突声,由远及近,惊飞了枝头的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