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六零年屯里,我开系统商城当万元 > 第120章 牛车拉回“商业执照”,马主任气晕在柜台!

第120章 牛车拉回“商业执照”,马主任气晕在柜台!(1 / 2)

牛车出屯时,杨靖特意给老黄牛喂了把豆饼。

牛脖子上的铜铃撞得叮当响,车板上五十包平安兔毛裹着红绳,在晨雾里像串红辣椒。

孙干事坐在他旁边,公文包搁腿上,里面装着叠得方方正正的《副业队合法化申请》——那是他熬夜用钢笔誊的,墨香还没散净。

杨小子,紧张不?孙干事摸出旱烟袋,火折子擦得噼啪响。

杨靖把缰绳往肘弯里绕两圈:您说咱账目查了三遍,每笔工分都按手印,连王婶子卖兔毛多收的两分钱都记着退——有啥好紧张的?他伸手拍了拍车板,再说了,这五十包兔毛,可都是咱屯老少爷们蹲在兔笼边熬出来的。

张大爷的手冻裂了,裹着布条还在梳毛;大脚婶的闺女发烧,她背着娃还在打包。

咱挣的不是钱,是人心。

孙干事吧嗒两口烟,火星子在雾里明灭:昨儿我在公社跟周卫国碰了个正着。

那小子还梗着脖子说集体副业就是变相交公粮,我把审计报告往他桌上一摔——你猜怎么着?他突然笑出声,他翻到第二页就不吱声了,那副眼镜片儿上的汗,比他写的检查还多。

杨靖也乐了。

风卷着雪粒子扑在脸上,他却觉得浑身发烫——打从重生到这年月,他头回觉得脊梁骨挺得这么直。

从前靠系统换手电筒当,换川贝枇杷膏治咳嗽,可再金贵的东西,能比得过村民蹲在晒谷场算工分时的那股子热乎劲儿?

县城供销联社的灰砖楼在晨雾里显了影。

杨靖把牛车拴在门口槐树上,老黄牛甩着尾巴啃树皮,他却盯着楼门发怔——门楣上为人民服务的红漆字有些褪色,可今儿个,这字儿在他眼里比系统抽中的自行车票还亮堂。

发什么呆?孙干事拍他后背,走,见领导去。

会议室里飘着茉莉花茶的香。

县社的赵主任正翻账册,老花镜滑到鼻尖,手指划过三联单上的红手印:这商标图样......麦穗绕着兔子?

王念慈坐在下首,发梢还沾着路上的雪星子。

她把图样往前推了推,指尖点着平安兔三个字:是屯里老墨盒写的,说谐音,咱集体副业的路子,得越走越宽。

每包兔毛都是各家各户亲手包的,缝口的线脚都不一样——您看这包,针脚特别密,是王奶奶的,她眼神不好,纫针得让小孙子帮忙。

赵主任翻过一页,是村民按的红指印,密密麻麻跟小梅花似的:你们这不是单干,是集体创新嘛。他放下笔,抬头时眼里带笑,我当供销主任十年,头回见副业队把账算得比会计还细。

杨靖喉咙发紧。

他想起昨儿夜里,王念慈趴在炕桌上画商标,红颜料沾了半手背;想起张大山蹲在灶坑边翻工分本,火星子溅在裤腿上烧出个洞;想起奶奶摸着他新换的蓝布衫说咱靖儿这下能挺直腰杆了......

同意发放临时商业执照,有效期一年。赵主任提笔签字,红章盖下去时一声,可参与供销系统统购统销——以后你们的兔毛,县社按一类品收。

王念慈的手指在桌下攥紧了杨靖的袖口。

他能感觉到她掌心的汗,可那温度比火盆还烫。

回村那日正赶上赶集。

杨靖把执照装在玻璃框里,挂在代购点正中——玻璃是王念慈找老木匠借的,擦得能照见人影。

张大山的铜锣敲得山响,震得房梁上的灰直往下掉:都来瞧啊!

副业队合法啦!

老墨盒挤在最前头,眼镜片闪着光。

他摸出毛笔和砚台,当场在执照旁写了光明正大四个大字,墨汁滴在地上,像朵开不败的花:从前咱卖兔毛,跟做贼似的;今儿起,咱这是国营合作产品!

大脚婶踩着板凳就往上蹦,花布衫被风吹得鼓起来:明儿我就去挖酸菜!

咱酱菜坊的坛子,得让县社的卡车都装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