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鞋底藏钱,娃儿当家!(1 / 2)

灶膛里的火苗舔着锅底,杨靖蹲在柴火堆旁,拇指反复摩挲着鞋垫里那张百元大钞。

纸角翘着,像根扎进肉里的刺,每动一下都硌得生疼。

昨夜系统的警报还在脑子里转悠,财富暴露四个字像块冰坨子,顺着后脊梁骨直往下坠。

杨靖哥?

青瓷碗搁在灶台上的轻响惊得他手一抖,钞票险些滑进灶灰里。

抬头见王念慈站在晨雾里,蓝布衫领口沾着星点面屑,手里端着的玉米糊糊正冒着热气。

她眼神往他裤脚扫了扫,压低声音:狗剩天没亮就跑我屋说,县城供销社张会计记了你名字——上回换肥皂时你签了代销单。

杨靖喉结动了动,把钞票重新塞回鞋垫,却没再压实。

他盯着碗里晃动的糊糊,忽然笑出个小酒窝:钱不留名,可账能记名啊。说着从裤兜摸出个油乎乎的小本子,封皮上杨靖家计四个铅笔字被磨得发毛。

他翻到新页,笔尖戳在纸上沙沙响:李家借100买化肥,工分扣三个月;老周家借50修屋顶,年底分粮扣......

王念慈凑过来看,发梢扫过他手背:这是把现金变借条?

杨靖啪地合上本子,眼里亮得像刚点着的煤油灯,村民找我借钱买紧俏货,利息拿工分抵——队里账上走,总比揣着现钞招眼强。他掏出半块橡皮,在借条末尾歪歪扭扭盖了个字戳,再让狗剩抄十份,贴各家灶台边,看着像家常借据,谁能查得出?

正说着,院外传来稀里哗啦的脚步声。

狗剩扒着门框探进颗脑袋,鼻涕泡在晨光里亮晶晶的:杨哥杨哥!

小石头二丫都到磨坊后屋了,二丫还带了半块烤红薯!

杨靖抄起本子塞进怀里,冲王念慈挤挤眼:走,开娃儿大会去。

磨坊后屋飘着股陈麦香,小石头蹲在磨盘上啃红薯,二丫把辫梢绕成个小毛球,正拿草棍戳他后背。

见杨靖进来,几个娃地挺直腰板,像晒谷场上立着的稻草人。

今儿教你们当小掌柜。杨靖从怀里摸出个花布包,抖出肥皂、火柴、半块水果糖,一糖换一蛋,三蛋换一票——票是布票油票,记着票不落地,钱不上身。他掏出个铁皮口琴吹了声短调,听见这音儿,就来铁牛庙地窖拿货。

对外就说帮婶子代买,赚了归集体。

狗剩突然举手,鼻尖沾着红薯渣:那我当啥?

运钞童!杨靖变戏法似的掏出叠纸条,每张都写着暂存杨记10元真钱锁我床底木匣,你们兜里揣纸条——谁要查,就说帮五保户代存的。

二丫忽闪着大眼睛:要是有人问钱打哪来?

铁牛爷借的!狗剩抢着喊,脑门撞在磨盘上一声,昨儿我梦见铁牛爷摸我头,说杨哥是小财神!

几个娃哄笑起来,小石头把红薯皮往狗剩脖子里塞。

杨靖望着他们红扑扑的脸,忽然想起现代送外卖时,总见小学生举着小老板的招牌卖手作,跟眼前这场景倒有几分像。

他压了压嗓门:记着,咱们是帮大伙儿换紧俏货,不是偷不是抢——要是有人使坏,就喊张队长。

话音刚落,院外响起一声,老喇叭的广播筒戳破了窗纸。娃娃们干啥呢?老头扒着窗户,白胡子一翘一翘的,我刚瞅见二丫揣着包袱往村头走,像个小货郎!

狗剩窜到窗边,把纸条往老喇叭眼前晃:杨哥说这叫娃娃代购队,十户联保,赚了归集体!

老喇叭的眼睛突然瞪得像铜铃,转身就往广播室跑,木屐拍得青石板响: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