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六零年屯里,我开系统商城当万元 > 第18章 周卫国摔琴,我用“仙术”修好了?

第18章 周卫国摔琴,我用“仙术”修好了?(1 / 2)

知青会的破木桌被周卫国拍得哐当响。

王念慈同志!他推了推泛白的蓝布衫袖口,你带着泥腿子们在晒谷场唱跑调的《社火赞》,这是艺术堕落!

思想纯洁性都被锄头尖儿刮没了!

王念慈抱着风琴站在屋角,琴身的红漆在漏风的窗棂下泛着暗哑的光:周组长,队里老支书说过,文艺要扎根群众......

扎根?周卫国冷笑一声,后槽牙咬得咯咯响,你爹是县文工团团长,当年在省歌剧院唱《白毛女》时,可没让喜儿跟杨白劳学锄地!

这话像根针,扎得王念慈眼眶瞬间发红。

她攥着琴带的指节发白:我爹临终前说,好的艺术要让庄稼汉也能听出味儿......

够了!周卫国地站起来,军绿知青帽滑到后颈,从今天起,知青点所有成员禁止参与叫花子合唱团他扫过缩在炕头的几个知青,谁要是敢去晒谷场,月底粮票扣半!

小花地蹦起来,麻花辫甩得生风:周卫国你讲不讲理?

昨儿个二丫还说,听王姐唱歌比吃苞米碴子还带劲!

你——周卫国的脸涨成猪肝色,抄起桌上的搪瓷缸就要砸,被赶来劝架的刘会计一把按住:小周同志,咱队里讲究个和和气气......

和和气气?周卫国甩开刘会计的手,知青点的破窗户纸被风掀起一角,我明天就去公社汇报!他摔门而出时,门框上的旧报纸掉下来,正糊在小花脸上。

王念慈蹲下来慢慢擦琴身,琴键在她掌心轻轻颤抖。

第二天晌午,杨靖正蹲在河边帮李大叔修犁耙,就见小石头颠着两条瘦腿跑过来,鼻涕泡都急破了:靖哥!

周卫国把王姐的琴摔了!

杨靖手一抖,铁锨掉进河里。

他抹了把脸上的泥,撒腿往土坯房跑——那间放风琴的土坯房,门半敞着,王念慈蹲在地上,怀里抱着七零八落的琴键,小花正用围裙兜着崩飞的铜片,眼睛红得像两颗山丁子果。

他说这琴早该砸了......王念慈的声音细得像断线的风筝,这是我爹......最后给我的......

杨靖蹲下来,指尖碰到琴身的裂痕。

那道裂痕从琴头裂到琴尾,像道狰狞的疤。

他抬头时,瞥见周卫国正站在门口,军大衣下摆沾着草屑,嘴角还挂着冷笑:修?

你拿焊枪给琴上弦?

杨靖没接话。

他弯腰把风琴抱起来,琴身沉得压得他肩膀一沉——这哪是琴,是王念慈的半条命。

他大步往柴房走,路过周卫国时,故意用琴角撞了撞对方的膝盖:修不好,我把自个儿赔给王姐当琴凳。

柴房的门关上。

杨靖把琴轻轻放在稻草堆上,系统面板地弹出来。

他盯着积分栏里的320分,咬了咬牙——乐器修复胶要50分,微调音锤要30分。

这月帮王婶挑了七回水才攒的分,可......他摸了摸琴身的裂痕,手指尖传来细密的木茬扎痛,值了。

系统提示音地响起时,杨靖手里多了管半透明的胶,和把雕着云纹的小锤。

他蹲在地上,用细刷蘸着胶往裂痕里填,胶液渗进木纹的声音像春雨落进田埂。

等胶干得差不多,他又拿起小锤,对着琴键逐个轻敲——这锤是后世的电子调音器伪装的,敲下去时,面板上自动跳出音高数值。

后半夜,杨靖的眼皮直打架。

他搓了搓冻红的手,最后敲下中央c键。

清亮的音符地窜起来,惊得梁上的老耗子地逃了。

他凑近琴身闻了闻,修复胶带着股松树的清香味,倒真像祖传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