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归途与新程(1 / 2)

【1913年 · 日本房总半岛 · 隐蔽渔村】

晨雾笼罩着小小的海湾,修补过的“海燕号”静静停泊在简易码头旁,桅杆在稀薄的日光中勾勒出沉默的剪影。江凛(林远)站在海边礁石上,最后一次远眺西方,那是华夏故土的方向。左小指疤痕的悸动已趋于平缓,但一种更深沉的、仿佛来自血脉源头的呼唤,正隐隐牵动他的感知。

(此间事了,孙先生已由可靠渠道秘密转往下一站。东京的围剿,海上的追杀……这片土地的风波暂歇,但更遥远的时空,正传来新的战鼓声。那呼唤……是西北的风沙吗?)

苏晴从身后走来,手中拿着刚刚彻底销毁的临时通讯设备残骸。“基地确认信号已收到。‘海燕号’及本地侨领的后续事宜,会有其他同志处理。我们该走了。”她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迫。林深传来的关于“定海”与“雷霆”行动的简要信息,如同沉重的砝码,压在心头。

(1913年的火种已经播下,自有其燃烧的轨迹。而我们必须赶往下一个需要守护的烽火台。1964……那将是另一片战场,另一种形态,却同样关乎国运。)

江凛收回目光,点了点头。没有多余的告别,两人如同融入晨雾般,悄然离开了这片给予他们短暂庇护的海岸,向着内陆预定的汇合点潜行。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崎岖的山路尽头,身后,是逐渐苏醒的渔村,和一段暂时落下帷幕的守护篇章。

【“龙城”基地深层指挥中心】

环形屏幕上,代表1913年时间节点的能量信号逐渐淡出焦点区域,标记为“历史支线稳固度:提升”的字样一闪而过。林深的目光没有丝毫放松,立刻投向了屏幕中央新被高亮锁定的坐标——1963-1964,中国西北。

“‘启明’小队传输序列准备就绪。”技术员报告,“身份嵌入模块、时代适应性装备及‘雷霆’行动初步情报数据包已完成加载。预计时空跳跃窗口于三小时后开启。”

林深走到主控台前,调出江凛和苏晴的生理数据与神经适配性读数。连续的战斗和时空穿梭在他们身上留下了痕迹,但核心指标依然稳定在绿色区间。

(从民国初年的暗战到戈壁滩上的科技保卫战……他们适应的不仅是时代,更是守护形式的转变。这一次,敌人会更狡猾,手段更隐蔽,而我们要保护的,是共和国站稳脚跟的基石。)

“注入强化型营养剂与神经稳定剂,确保他们以最佳状态进入新战场。”林深下令,声音沉稳,“同时,将‘潘多拉’已知可能用于该时间点的技术干扰手段清单,特别是针对早期电子设备和工业体系的破坏方式,加入传送数据包。提醒他们,‘创世纪’小队可能已经先行渗透。”

他凝视着屏幕上那片被黄沙标记的区域,仿佛能透过时空,看到那群在极端艰苦条件下,为民族铸剑的无名英雄们。

【 某未知地域 · “潘多拉”核心议事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