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 · 日本东京 · 赤坂宅邸】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在榻榻米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孙先生缓缓放下手中那份由侨领秘密送来的、来自外务省“亲近人士”的非正式通告抄件。内容委婉却不容置疑:鉴于目前“复杂的舆论环境”及为“孙先生人身安全计”,建议其“慎重考虑”在东京的久留,并“适时择地休养”。
最后通牒的味道,已然弥漫在空气中。
(内心活动:终究是到了这一步。东京,已非久留之地。只是,下一步该往何处去?南洋?欧美?何处能有继续播撒革命火种的空间?林先生与苏小姐,他们……)
他抬起头,看向坐在对面的苏晴(苏小婉)和刚刚悄然返回的江凛(林远),目光沉静,带着征询,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托付。
苏晴面前摊开着接收器屏幕,上面显示着林深传来的“星火”名单详细资料,包括法国巴黎几个潜在安全屋的地址、联系人暗号,以及一份关于1913年欧洲政治环境的简要分析。她快速筛选着信息,大脑高速运转。
(巴黎,思想活跃,远离东亚,确实是理想的暂栖地。但路途遥远,航线复杂,敌人绝不会轻易放行。必须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
“先生,”苏晴抬起头,眼神冷静而专注,“巴黎或可作为一个备选。但当前首要之事,是如何安全、隐秘地离开东京。外务省的通告,意味着官方默许下的驱逐已进入倒计时。头山满和‘潘多拉’很可能在我们离开途中,或抵达新地点初期,发动最猛烈的攻击。”
江凛站在窗边阴影处,目光锐利地扫过街对面几个若隐若现的监视点。左小指疤痕传来持续而深沉的压迫感,预示着风暴将至。
(强行突围风险太高,目标太大。必须制造混乱,或者……利用规则。外务省希望我们‘主动’离开,这本身或许就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缝隙。)
“我们需要一个幌子,”江凛沉声道,声音不高却带着金属般的质感,“一个公开的、符合他们预期的离开方式,吸引所有目光。同时,准备另一条真正的撤离路线。”
孙先生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是。”江凛点头,“而且,这个‘栈道’,或许可以反过来,给他们制造些麻烦。”
【龙城基地 · 深空监测中心】
林深注视着主屏幕上东京区域的能量态势图。代表外务省官方压力的能量场明显增强,如同一个不断收紧的灰色光环,笼罩在赤坂宅邸上空。而“夜莺”及关联节点的能量活动也异常频繁,显然在为某种行动做准备。
“目标人物被迫离境的概率已超过百分之九十。”分析师的声音带着紧迫感,“历史上,孙先生于三日后乘坐‘春日丸’离开东京前往神户。但根据我们截获的‘美洲豹’零星通讯碎片分析,他们似乎对海上航线有所图谋。”
(三天……时间窗口极窄。海上航行风险巨大,一旦离开港口,就进入了相对孤立的环境。必须为守护者规划出最安全的路线,不仅仅是离开东京,更要确保抵达下一站前的航行安全。)
“集中资源,分析1913年所有从横滨、神户等地出发,前往欧美的主要客轮航班信息,包括船公司背景、船长政治倾向、航线特点及沿途停靠港。”林深快速下令,“重点排查‘美洲豹’可能渗透或施加影响的船只。同时,将我们掌握的、关于‘潘多拉’可能在海事领域动用的一些技术手段(例如早期无线电干扰、特定频率追踪)的识别与反制方法,整理成简易指南,准备传输。”
他知道,这份指南和船运信息,将是守护者能否安全跨越重洋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