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火种燎原(1 / 2)

车间内,不再是之前那种刻意营造的紧张,而是洋溢着一种发自内心的、火热的激动。那台曾经布满线缆、尚在襁褓中的“简易数控机床”样机,此刻已经披上了朴素的工业外衣,静静地矗立在车间中央。

陈思远站在控制台前,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的手指因长期接触机油和工具而显得粗糙,却异常稳定。他按下了那个绿色的启动按钮。

嗡——

低沉的电机运转声平稳地响起。工作台在精密的控制下开始沿着预设轨迹移动,刀具与工件接触,发出均匀而富有节奏的切削声。金属碎屑如同细小的瀑布般落下,一个符合设计要求的、精度远超这个时代普通机床加工能力的零件雏形,正一点点地被塑造出来。

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没有绚烂夺目的光芒,只有这稳定、持续、代表着工业化进程中坚实一步的运作声。

但就是这平凡的声音,却让车间内所有参与项目的人员,包括赵工,以及特意前来观摩的几位上级领导,眼中都迸发出了难以抑制的兴奋光彩!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一个年轻的技工忍不住低声欢呼,随即被旁边的老工程师用眼神制止,但老工程师自己紧握的、微微颤抖的拳头,却暴露了他同样澎湃的心情。

陈思远看着监控屏幕上跳动的、稳定的数据流,长长地、仿佛要将过去所有压抑和艰难都吐出来一般,舒了一口气。他转过身,目光越过人群,落在了站在角落阴影里的江凛(李振)和苏晴(苏珊)身上。

没有言语,只有深深的一眼,包含了无尽的感激与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他知道,没有这两位神秘的“顾问”,这颗自主创新的火种,可能早已在萌芽阶段就被无情掐灭。

江凛对上他的目光,微微颔首。看着那台稳定运行的机床,一种与以往完成战斗任务截然不同的、沉甸甸的成就感在他心中涌动。守护具体的“人”固然重要,但守护一个正确的“理念”,一个能让文明自主前行的“方向”,其意义似乎更为深远。他感觉到,自己左小指那早已愈合却仍留有一道浅疤的伤口,似乎也传来一丝微弱的、奇异的温热感。

苏晴站在他身旁,清冷的眼眸中也映照着机床运行的微光。她清晰地记得,在金陵守护的是生命的尊严,在此地守护的是发展的希望。每一次守护,都让她对自己肩负的使命,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林深站在巨大的全息屏幕前,屏幕上正并排显示着两条时间线数据流。

左边是“历史原定轨迹”的模拟数据,显示华夏在相关数控技术领域,直到八十年代中期才取得关键性突破,并在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受限于外部技术壁垒。

右边则是“当前现实轨迹”的实时数据反馈。一行醒目的绿色标识闪烁着:【关键技术节点‘c-78-阿尔法’已确认提前突破。基于该技术衍生的高精度加工工艺,预计将使‘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某型涡轮泵关键部件’的研发周期缩短约8个月,可靠性提升12%。】

“确认了。”林深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波澜,“1978任务,成功。我们不仅守护了一个项目,更撬动了一个关乎未来航天事业的关键支点。”

他身后的团队成员们脸上都露出了振奋的神色。跨越时空的守护,其价值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坚实的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