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这一切,他将文件夹小心地放回原处,抹去所有痕迹。
然后,他整理了一下西装,对苏晴点了点头。苏晴会意,拿出另一个伪装成钢笔的设备,调整了一下频率。
江凛走到办公桌前,拿起电话,拨通了威廉·王留给“潜在客户”的呼机号码(一种早期寻呼装置,能接收数字或简单字母信息,并回电)。
几分钟后,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江凛深吸一口气,按下了录音设备的开关,然后拿起了听筒。
“喂?王经理吗?抱歉这么晚打扰,我是李文杰。”江凛的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歉意和一丝急切。
“李先生?”电话那头传来威廉·王略显睡意和惊讶的声音,“这么晚了,有什么急事?”
“是这样,王经理,”江凛语速稍快,扮演着一个急于做出决定的商人,“关于那条卡尔斯鲁厄生产线,我们董事会很感兴趣,但对它的技术领先性还有些疑虑。您也知道,现在国内有些人,比如那个搞数控的陈思远,总鼓吹什么自主研发……我们担心投入这么大,会不会很快就被淘汰?”
威廉·王在电话那头嗤笑一声,睡意似乎都驱散了不少:“李先生,您多虑了!陈思远那个?那是小孩子过家家!我们的K-76是经过西方工业实践检验的成熟技术,比他那个靠谱一万倍!不瞒您说,他那套东西,漏洞百出,根本不可能成功,就是浪费国家资源!我们的生产线虽然……嗯,在某些细节上可能不是最顶尖的,但绝对稳定、可靠,能立刻产出效益!这才是硬道理!那些虚头巴脑的自主研发,风险太大了!”
他为了促成交易,极力贬低陈思远的项目,同时刻意淡化生产线的已知缺陷,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感。
江凛一边附和,一边引导着话题:“是啊,还是成熟技术稳妥。那我们之前担心的维护和兼容性问题……”
“都有解决方案!”威廉·王打包票,“我们有专门的调试工具和后续技术支持,确保万无一失!您就放一百个心!”
又套取了几句关键性的、充满误导和贬低意味的话语后,江凛借口需要考虑,客气地挂断了电话。
录音设备清晰地记录下了威廉·王充满偏见和欺骗性的话语。
“证据到手。”江凛看向苏晴,两人眼中闪过一丝胜利的光芒。他们不再停留,迅速清理现场,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浓重的夜色中。
---
林深几乎在江凛他们离开“腾飞机械”的同时,就接收到了传输回来的加密数据包——包括拍摄的文件照片和那段关键录音的数字化文件。
“干得漂亮!”一向冷静的林深也忍不住赞了一句。他立刻下令,“技术组,立刻对录音进行降噪和清晰化处理,确保在评审会上播放时效果清晰。文件照片进行增强分析,提取所有可用信息,特别是关于那个非标接口的描述。”
这些证据,如同利剑,直指“银狐”阴谋的核心。一旦在评审会上公开,足以撕下那条问题生产线的华丽外衣,并揭露对方打压自主创新的不正当手段。
---
威廉·王放下家里的电话,总觉得刚才那通电话有点突兀,但想到可能是一笔大生意,也就没再多想,嘟囔着“这些南洋商人就是心急”,翻身继续睡去。
而他并不知道,他为了业绩而信口开河的贬低和保证,已经成为悬在他和他主子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致命的证据,已被对手牢牢握在手中。山雨欲来的评审会,因为这段录音和那些文件照片,陡然增加了巨大的变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