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可以用一种特殊的材料,把疫苗的活性成分包裹起来,形成一层保护膜。” 云舒在草图旁边写道,“这种保护膜,要能抵抗胃酸和消化酶的侵蚀,到达肠道后,再慢慢溶解,释放出里面的活性成分,被肠道吸收。”
她突然想起之前在一本古籍上看到过的记载 —— 江南一带的百姓,会用蜂蜡来密封食物,比如将蜂蜜、果酱放在陶罐里,然后用蜂蜡将罐口密封起来,这样食物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且蜂蜡本身无毒,还能被人体消化吸收。或许,可以用蜂蜡来制作这层保护膜?
云舒赶紧从书架上找出那本古籍,翻到关于蜂蜡的记载。古籍上写着:“蜂蜡,味甘,性温,无毒,可密封,可入药,能润肠通便……” 后面还提到,蜂蜡在常温下是固体,遇到体温会慢慢融化。这个特性正好适合制作保护膜 —— 用蜂蜡包裹疫苗活性成分,制成胶囊,口服后,胶囊在胃里(胃酸 ph 值 1-3)不会融化,到达肠道后(肠道 ph 值 7-8,且温度较高),蜂蜡慢慢融化,释放出疫苗成分,被肠道吸收。
“对!就用蜂蜡!” 云舒兴奋地拍了一下桌子,差点碰倒旁边的墨水瓶。她赶紧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个想法,还画了一个蜂蜡胶囊的结构图,标注了蜂蜡层的厚度、疫苗成分的含量,以及胶囊的大小 —— 要做到既能包裹足够的疫苗成分,又方便吞咽。
除了口服疫苗,云舒还想到了疫苗的远程运输问题。现在的疫苗,因为保存条件苛刻,很难进行长途运输,尤其是在没有冷链设备的古代。如果能利用蜂蜡的密封性,将疫苗密封在蜂蜡制成的容器里,再配合一些保温措施,说不定就能实现疫苗的远程运输。
“蜂蜡密封远程运输方案:第一步,将疫苗分装在小的玻璃管里,每支玻璃管装 10 毫升疫苗;第二步,用蜂蜡将玻璃管的管口密封,确保不透气;第三步,将密封好的玻璃管放在一个陶罐里,陶罐里铺上干燥的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第四步,用蜂蜡将陶罐的口密封好,外面再套一个木箱,木箱里垫上棉絮,起到保温作用。” 云舒在笔记本上详细写下了方案,还画了陶罐和木箱的结构图。
她想象着,按照这个方案,疫苗可以从京城运输到边疆,从江南运输到北方,甚至可以通过船只,运输到沿海的城市。这样一来,不管哪里发生瘟疫,都能快速调配疫苗,拯救更多人的生命。
夕阳西下,书房里的光线渐渐暗了下来。云舒却丝毫没有察觉,她依旧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不停地在笔记本上画着图纸,写着想法。桌子上的笔记本,已经写满了好几页,上面有口服疫苗的设计草图,有蜂蜡密封运输的方案,还有一些改进急救包和麻醉针的想法。
“如果能解决肠道吸收与活性保护,此物或可改变世界。” 云舒在口服疫苗的草图旁边,郑重地写下了这句话。她相信,只要努力,这些想法一定能实现。到时候,无论是应对瘟疫,还是在战争中抢救伤员,都能有更有效的方法,更多的人就能因此而活下来。
窗外的天色已经完全黑了,青竹轻轻走进来,点亮了书房里的蜡烛。温暖的烛光,照亮了云舒的脸庞,也照亮了桌子上那些充满希望的图纸和笔记。
“王妃,该用晚膳了。” 青竹轻声提醒道,语气里带着几分心疼 —— 她知道云舒又忙了一下午,连晚饭都忘了吃。
云舒抬起头,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看了看窗外的夜色,才发现已经这么晚了。她笑着点了点头:“知道了,我马上就来。”
她将笔记本和图纸小心翼翼地收起来,锁在书桌的抽屉里 —— 这是她对未来的规划,是她想要实现的梦想。她知道,这条路或许会很艰难,需要不断地试验、改进,甚至可能会遇到失败,但她会一直坚持下去。因为她相信,这些技术,能给中原的百姓,带来更好的未来,能让这个时代,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