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要事需往永兴坊一行,但身后有眼线跟踪。请师太助我金蝉脱壳。\"
慧明师太沉吟片刻:\"寺中今日正有一批布施物资要送往永兴坊附近的慈幼局,可让小姐混入比丘尼中同行。\"
半时辰后,云舒换上尼姑袍服,以纱巾遮面,挎着竹篮混入六人组成的尼姑队伍中,从寺院侧门悄然离开。而她的轿子和护卫仍守在大相国寺前门,制造王妃仍在寺内的假象。
行走在熙攘街道上,云舒压低声音问领队的年长尼姑:\"静安师姐,慈幼局距永兴坊七号宅有多远?\"
\"仅隔两条巷子。\"静安尼姑目光敏锐地扫她一眼,\"那宅子不寻常,近日多有黑衣壮士出入,夜里还传出过凄厉叫声,街坊都避而远之。\"
云舒心中一动:\"师姐可知宅主为何人?\"
静安摇头:\"只知姓赵,但非本族人,似是南边来的。\"
队伍行至慈幼局,云舒借口\"去附近为患病孩童采药\",顺利脱身。她穿行在纵横交错的小巷中,很快根据记忆找到了永兴坊七号宅。
那是一座高墙深院的大宅,朱门紧闭,门前石狮威严,与周围民宅格格不入。云舒绕到宅后小巷,见一株老槐树探出墙头,心生一计。
她四下观察确认无人,迅速撩起袍襟系在腰间,攀着粗糙的树干灵巧上爬。多年在云府为自保练就的身手此刻派上用场,不多时便已蹲在墙头树枝间,恰好被茂密树叶遮掩。
从高处望下,宅院内景一览无余。前院确有七八个劲装男子在练武,兵器碰撞声不绝于耳。后院则静得出奇,唯见一口古井和几间紧闭的厢房。
云舒凝神细看,忽然发现东厢房窗纸上映出两个人影——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正对一个小厮模样的人指手画脚。她小心调整姿势,试图看得更清楚,却不慎碰落一段枯枝。
\"什么人?\"院内顿时响起喝声。
云屏住呼吸,紧贴树干。
危急时刻,巷口突然传来孩童哭喊声:\"走水啦!慈幼局走水啦!\"
院内人声骚动,原本走向墙边的守卫纷纷转向大门方向。云舒趁机滑下树干,却见静安尼姑站在巷口,正朝她招手。原来刚才的火警是她所为。
\"快随我来。\"静安拉着云舒穿行于迷宫般的小巷,很快来到一处僻静院落。
\"这是...\"云舒喘息未定。
\"贫尼旧居,现已无人居住。\"静安点亮油灯,\"小姐为何要探那凶宅?\"
云舒犹豫片刻,决定坦诚相告:\"那宅子可能与我夫君当前困境有关。\"
静安长叹一声:\"小姐已成婚了?时光飞逝啊...你夫君是?\"
\"墨临渊。\"
静安面色骤变:\"可是那位镇北王?小姐,贫尼听闻王爷涉嫌军饷案,朝廷正在查办!\"
云舒点头:\"正是为此,我才要冒险探查。师太可知更多关于那宅子的事?\"
静安沉吟良久,方道:\"半月前,有一批受伤的人夜间被送入宅中,贫尼那夜恰在旧居整理经书,听见车马声和呻吟声。次日去慈幼局时,见宅中仆役丢弃带血的布条,还有这个——\"她从抽屉中取出一块碎布,\"夹在垃圾中被风吹到街面,贫尼见材质特殊便留了下来。\"
云舒接过碎布,入手细腻坚韧,明显是军中专用的止血绷带布料,边缘还沾着已变黑的斑驳血迹。
\"多谢师太!此物极为重要!\"云舒将碎布小心收好,\"我需立即回府。\"
静安忧虑道:\"小姐如何回去?那些人既已生疑,必定在附近搜寻。\"
云舒微笑:\"只好再劳烦师太一次...\"
一炷香后,慈幼局的马车驶出小巷,车上堆满布匹药材,云舒藏身其中。马车顺利通过几条街道,离王府越来越近。
却在转角处,突然被一队官兵拦下。
\"停车检查!奉钦使之命,搜查可疑人物!\"
云舒的心猛地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