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王爷归府(2 / 2)

他的面容比想象中年轻,不过二十五六的模样,轮廓分明如刀削斧凿,即使病容憔悴,也难掩那份与生俱来的尊贵与冷峻。左颊上有一道新添的伤疤,从颧骨延伸到下颌,为他平添了几分悍厉之气。

云舒垂下眼帘,依礼屈膝:\"妾身参见王爷。\"

室内陷入一片沉默。她能感觉到那道目光正审视着自己,从头到脚,毫不掩饰地评估着。

\"抬起头来。\"声音比想象中沙哑,却依然带着命令的口吻。

云舒抬眼,不避不让地迎上那道审视的目光。她看到墨临渊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惊讶——或许是因为她的平静,或许是因为她与传闻中那个怯懦无能的王妃截然不同的气质。

\"你看起来...过得不错。\"良久,他缓缓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

\"托王爷的福。\"云舒的回答滴水不漏。

墨临渊的嘴角微微上扬,似乎觉得这个回答很有趣:\"托我的福?我在边关浴血奋战,你在王府养尊处优,倒是会说话。\"

云舒面色不变:\"王爷误会了。妾身所说的'托王爷的福',是指托王爷战功赫赫之福,让妾身在王府中虽处境艰难,却尚能苟全性命。\"

墨临渊的目光骤然锐利起来:\"处境艰难?\"

\"王爷离京已久,或许不知府中情况。\"云舒平静地说,\"自王爷北上,府中用度一减再减,冷月苑份例时有克扣,若非妾身自行设法,怕是早已饥寒交迫。再加上朝廷钦使不日将至,问罪王爷...府中人心惶惶,各寻门路,妾身这个挂名王妃,不过是某些人眼中的绊脚石罢了。\"

她故意说得半真半假,既点明了自己的处境,又没有全盘托出底细。在摸清这个男人的态度前,她必须小心谨慎。

墨临渊沉默了片刻,眼神晦暗不明:\"朝廷钦使...确实是个麻烦。\"他轻轻咳嗽了几声,面色更加苍白,\"但你看起来,并不像饥寒交迫的样子。\"

云舒心中警铃微作。这个男人即使重伤在身,观察力依然敏锐得可怕。

\"妾身变卖了些嫁妆首饰,勉强维持。\"她垂下眼帘,给出一个合理解释。

\"是吗?\"墨临渊的声音听不出是否相信这个说辞,\"我听说你还懂些医术?\"

云舒心中微震。他怎么会知道?是周嬷嬷告密?还是他另有眼线?

\"妾身母亲曾是医女,自幼耳濡目染,略通皮毛。\"她谨慎地回答。

墨临渊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话题不再感兴趣:\"朝廷钦使不日将至,王府上下需齐心应对。你既为正妃,当恪尽职守,安顿内院,勿生事端。\"

典型的敷衍之词。云舒心中冷笑,面上却恭顺应道:\"妾身谨遵王爷教诲。\"

\"退下吧。\"墨临渊闭上了眼睛,似乎疲惫至极。

云舒行礼退出,直到走出书房区域,才缓缓吐出一口憋了许久的气。

这次会面短暂而表面平静,但她能感觉到水面下的暗流汹涌。墨临渊显然对她起了疑心,而他对朝廷钦使的态度也耐人寻味——似乎并不十分担忧。

更重要的是,他虽重伤在身,却依然牢牢掌控着王府。那些传言说他昏迷不醒或神志不清,显然都是烟幕弹。

这个男人,比想象中更加危险,也更加难以捉摸。

云舒回头望了一眼那座守卫森严的书房,心中升起一股强烈的不安。墨临渊的归来,非但没有让局势明朗,反而让一切更加复杂了。

她需要更多信息,更需要——尽快与他建立某种程度的信任,或者至少是互利关系。

否则,一旦朝廷钦使到来,他们很可能成为彼此最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