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澹台明羽点了点头,指了指旁边一个用木棚搭起来的简易粥棚,“去那边领一碗热粥,然后会有人带你们去山下的谷地安置。记住,进了我清风寨,就要守我清风寨的规矩。敢偷奸耍滑,或者动什么歪心思,别怪我澹台明羽的枪不认人!”
“是!是!谢谢二当家!谢谢二当家!”汉子如蒙大赦,千恩万谢地带着妻儿,脚步蹒跚地走向那能救命的粥棚。
看着这一家三口的身影,澹台明羽心中五味杂陈。
曾几何时,他澹台家也是名门望族,何曾想过有一天,会和这些最底层的苦哈哈搅合在一起。但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在清风寨找到了活路,看着山寨一天天变得充满生气,他那颗只有仇恨的心,似乎也多了一些别的东西。
***
与此同时,在高炉的地基旁,周有志正带着几个被他挑出来的,手脚比较灵便的流民,对着一张巨大的图纸抓耳挠腮。
图纸是赵衡亲手画的,上面是用炭笔画出的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木制器械。
“头儿,这……这画的到底是个啥玩意儿?”一个年轻的木匠凑过来,满脸困惑,“又是齿轮,又是连杆,还有这个……像个大箱子一样的东西,这能做啥用?”
周有志虽然也不完全明白,但他毕竟是十几年经验的老木匠,而且这几天一直跟着赵衡,耳濡目染之下,眼界早已不同往日。
他指着图纸上的“大箱子”,沉声道:“赵先生说了,这叫‘风箱’,是给那个大高炉喘气的!你们看这里,”他指着一套精巧的齿轮和曲轴结构,“人力摇动这个把手,通过齿轮加速,带动这根杆子来回抽动,风箱就会一吸一合,把风从这个口子,源源不断地吹进高炉里去!”
“这……这么大的高炉,就靠这个木头箱子给它吹气?”众人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你们懂什么!”周有志眼睛一瞪,“赵先生那是神人手段!他画出来的东西,还能有错?别废话,都给我看仔细了,尺寸、卯榫,一个地方都不许错!要是耽误了赵先生的大事,咱们都吃不了兜着走!”
被他一训,众人顿时不敢再多言,连忙围着图纸,仔细地研究起来。
周有志看着图纸,心中却是一片火热。他能看懂这图纸的精妙之处,那种利用杠杆和齿轮将人力发挥到极致的巧思,让他这个老木匠叹为观止。他隐隐觉得,自己正在参与一件足以改变世界的大事。
赵衡安顿好王福,让他带着两个机灵的山寨兄弟扮作伙计,先到清河县城打点铺子后,便来到了高炉工地。
他看着初具雏形,已经垒起一人多高的炉基,又看了看旁边正在紧张施工的周有志等人,满意地点了点头。
粮食、人手、技术,三驾马车都在缓缓启动。
清风寨这个看似简陋的匪窝,正在他的手中,一步步地朝着一个工业堡垒蜕变。
他脑海里,却已经想得更远。
半个月的时间,在清风寨近乎疯狂的资源倾斜和人力投入下,悄然流逝。
原本只是一片夯土地基的空地上,一座足有三丈高,外形像个巨大土笋的庞然大物,已经拔地而起。它通体由黑褐色的耐火砖垒砌而成,粗糙而雄壮,带着一种蛮荒而原始的力量感。
在这座被赵衡命名为“一号高炉”的巨物旁边,另一座同样巨大的木制器械,也终于宣告完工,下方还有两个巨大的坩埚。
那是一台由周有志亲手打造,集结了他毕生智慧的加强版大型卧式风箱。它由坚硬的枣木制成,整体足有一间屋子那么大,核心部分是两个巨大的活塞气箱,通过一套复杂的齿轮和曲轴连杆结构连接在一起。只要几名壮汉合力转动一侧的巨大摇柄,那两个活塞便会交替往复,产生一股几乎永不间断的强大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