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凡尘丹道 > 第68章 丹道大会

第68章 丹道大会(1 / 2)

千丈广场之上,三百六十面杏黄灵旗迎风猎猎,旗面绣着的丹炉纹样在朝阳下流转着微光,将青石板地面映照得斑驳陆离。八万余名观众沿环形看台层层落座,喧哗声浪如潮水般在广场上空翻涌,其中夹杂着各脉弟子的呼喝、丹师家属的叮嘱,以及商贩兜售凝神香的吆喝,交织成一幅鲜活的盛会图景。高台正中央,玄铁铸就的丹道大会会徽高悬,九条龙纹盘旋其上,龙须处镶嵌的夜明珠将\"丹道\"二字映照得熠熠生辉,与东侧观礼台上长老们的锦袍绶带形成鲜明对比。

正当议论声渐起时,广场东侧的入口处传来一阵骚动。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名青衫男子缓步走来,手中折扇轻摇,扇面上\"丹海生波\"四字笔走龙蛇。其腰间悬挂的玄色丹囊尤为引人注目,囊口处用金线绣着繁复的雷纹,纹路间似有电光流转——这与第一卷中记载的雷劫木属性修士特有的灵纹标记如出一辙。男子走到参赛区站定,折扇\"唰\"地合拢,露出一双清澈却暗藏锋芒的眼眸,正是丹道奇才慕容尘。他的登场瞬间吸引了半数目光,看台上传来阵阵吸气声,有女弟子已忍不住低声赞叹:\"果然是慕容师兄,气度不凡!\"

与此同时,高台之上的李玄清长老正目光沉静地扫视全场。三百名身着玄甲的执法弟子已在广场四周布成三才阵,阵眼处各立一名金丹期修士,手中法剑斜指地面,形成无形的灵力屏障。广场地下,二十八处聚灵阵节点同时启动,丝丝缕缕的天地灵气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使全场灵气浓度骤然提升三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灵雾。这一系列部署不仅展现了李玄清对大会秩序的严密把控,更为后续可能出现的突发骚乱埋下了应对伏笔——当聚灵阵全力运转时,其产生的灵力冲击波足以暂时压制筑基期以下修士的灵力暴动。

随着晨钟敲响九下,李玄清缓缓起身,声音透过扩音法阵传遍全场:\"丹道大会,正式开幕!\"刹那间,万道灵光从观众席迸发,与广场上空的灵旗交相辉映,将这场汇聚了青云宗百年气运的盛会推向第一个高潮。而此刻无人知晓,那名引发争议的杂灵根修士林凡,正隐匿在参赛队伍的末尾,指尖悄然划过储物袋中那枚刻着神秘符文的丹

丹道大会辨药环节伊始,执法长老玄尘真人立于白玉丹台之上,以蕴含灵力的声音宣读规则:\"本届辨药共设三关,首关为百草识真,需于一炷香(约30分钟)内辨识三十种药材真伪;次关为药性推演,解析指定药材的阴阳属性与配伍禁忌;末关为险境取药,需在禁制区域内获取目标药材。三关累计得分低于六十分者,即刻淘汰。\"其声如洪钟,传遍整个演武场,令在场三百余名参赛者神色一凛。

在首关百草识真的展示区中,一株看似普通的藿类植物引发诸多参赛者驻足。此药叶面覆盖着细密的冰裂纹路,触手生凉,极易被误认为寒性药材\"凝叶藿\"。然而据丹道典籍记载,此实为阴阳藿的辨识陷阱——其冰纹之下暗藏火脉,需以纯木灵气缓缓注入根茎,方能使叶脉浮现出淡红色的火行纹路,显露其\"外寒内温\"的本质。

长老随后公布的往届数据更凸显竞争残酷性:\"近五届丹道大会,辨药环节平均淘汰率高达70%,其中因误判药性导致灵力反噬者占比42%,触碰毒草引发昏迷者占比28%。\"话音未落,东侧辨识区突然传来惊呼,一名外门弟子在辨识\"腐心草\"时不慎被其分泌的毒雾沾染,顿时面色青紫昏厥倒地。

危急时刻,监赛长老李玄清足尖一点,身形如电闪至伤者身旁,右手屈指一弹,三枚通体莹白的丹丸破空而至,在空中化为弥漫的清心丹雾。伤者吸入丹雾后,喉间发出一声轻咳,青紫之色迅速消退。整个应急过程不足三息,其精准的判断力与迅捷的行动力令在场众人暗自咋舌,也无声地印证了辨药环节暗藏的致命风险。

随着规则宣读与突发事件的平息,参赛者们对辨药环节的认知已超越单纯的学识考验——这不仅是对药材辨识能力的检验,更是对灵力操控精度、危机应对速度与心性定力的综合较量。而阴阳藿的辨识陷阱,恰为此环节设置的第一道高难度门槛,静待参赛者们破局。

林凡指尖轻触那株形态异常的腐心草时,指腹传来的并非寻常药材的韧滑质感,而是一种类似枯木腐朽的涩滞。刹那间,他的识海如平静湖面投入石子,层层涟漪中浮现出这株腐心草完整的三年生长轨迹——从灵田破土时的嫩绿幼苗,到遭遇虫害时的蜷曲叶片,再到三个月前某个雨夜,一缕幽蓝色的灵力丝线穿透土壤,将一粒芝麻大小的黑色种子强行植入其根茎部位。那种子在灵力滋养下迅速生根,以腐心草的灵髓为食,逐渐扭曲了原有的药性结构。

这一发现印证了草木通灵术在药材辨识中的核心价值。作为丹道大会的基础考核环节,辨药不仅要求识别药材种类,更需判断其是否受到污染或人为改造。林凡此刻展现的能力,正是将草木通灵与炼丹工艺深度结合的典范——通过感知药材的\"生命记忆\",炼丹师可精准定位影响药效的关键节点,如杂质侵入时间、灵力干预痕迹等,从而在提纯工序中针对性剔除有害物质,使丹药成丹率提升至少三成。这种技术在高阶炼丹中尤为重要,例如炼制\"清蕴丹\"时,若能提前感知到药材在生长过程中吸收的重金属残留,便能通过\"凝火分馏法\"将其与有效成分分离。

这一提示如电光石火般照亮了林凡的思路。噬灵花种子本身并无毒性,但其根系会分泌特殊酶类,使宿主药材在丹炉高温下转化为致命毒素,而这种毒素在常规检测中极难发现。结合周炎昨日在灵田附近的可疑行踪,一条清晰的阴谋链条已然浮现:通过植入噬灵花种子污染参赛药材,待其他选手使用问题药材炼丹时,便可借\"丹药毒化\"事件嫁祸他人或扰乱比赛秩序。

林凡不动声色地收回手指,目光扫过面前排列整齐的百种药材。当指尖掠过第17号、32号和49号药材时,识海中均浮现出与腐心草相似的异常灵力轨迹。他拿起考核专用的玉简,以指尖灵力为笔,在这三个编号旁轻轻点下一个不易察觉的墨色印记——这既是对潜在危险的标记,也是即将揭开真相的序曲。此刻的标记,如同在棋盘上落下的关键棋子,只待后续丹道对决时,便能以雷霆之势将隐藏的对手逼入绝境。

林凡凝神观察着丹道大会的比试台,周炎正驱动着丹炉中的火焰化作一只赤色鸾鸟,羽翼舒展间引得台下阵阵惊呼。他不禁在心中暗忖:控火术的拟态流派看似华丽,实则与正道控火之术有着本质分野。正道修士讲究\"以意御火,追求温度精准\",通过精神力直接调控火焰的能量密度与温度梯度,如臂使指般控制丹炉内每一寸空间的热力变化;而拟态流则陷入\"以形耗力,华而不实\"的误区,将大量灵力用于维持火焰的具象形态,反而削弱了对核心温度的把控能力。

往届丹道大会曾出现过更为极端的案例:某外门弟子为争夺头名,强行以精血催动拟态火凤凰,烈焰腾空时虽引得全场瞩目,却因灵力分配失衡,导致丹炉内部温度瞬间突破临界点。当时那尊玄铁丹炉如陶瓷般炸裂,赤红火浪裹挟着未成形的丹药残渣席卷半座比试台,最终不仅丹毁人伤,更暴露了拟态流在高压环境下的致命缺陷——当灵力消耗超过修士自身承受阈值时,火焰形态的稳定性会呈指数级下降。

此刻周炎的状况正印证着这一点。林凡注意到,随着鸾鸟火焰盘旋速度加快,周炎额头已渗出细密汗珠,原本挺拔的身形微微晃动。更关键的是,丹炉中心那簇负责煅烧药材的核心火焰,虽被鸾鸟形态包裹,边缘却出现了几不可察的细微颤抖。这种颤抖在常人眼中或许只是光影晃动,在深谙控火之道的林凡看来,却是灵力供给不足的明确信号——拟态形态对灵力的持续虹吸,正使得核心控温区域的能量储备不断流失。

\"此术若遇水属性修士必败。\"观战席上传来慕容尘清冷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全场。这位素有\"丹道鬼才\"之称的修士,目光并未停留在炫目的鸾鸟火焰上,而是精准捕捉到了周炎右手法诀的滞涩。\"拟态流火焰密度虽高,却因形态固化导致能量流转迟滞,若对手以水行灵力凝聚冰针,直击其火焰形态的关节节点,只需一记冲击便能破其术法根基。\"

林凡闻言心中一动,下意识运转体内灵力。雷属性的狂暴与火属性的炽烈在经脉中交织奔涌,他忽然意识到,慕容尘的点评不仅点破了拟态流的命门,更无意间为自己指明了破局之法——雷火双属性的组合,或许正是克制这类华而不实控火术的关键。雷霆之力可扰乱对方灵力流转,火焰本源则能在破法后趁势反噬,两种属性相辅相成,远比单纯追求形态的拟态流更具实战价值。

丹道大会的评审环节因林凡对火龙丹的质疑骤然陷入对峙。根据《丹道大会章程》第三章第七条明确规定:\"参赛丹药禁止添加聚灵散、凝气露等人工催熟剂,违者取消评选资格\",林凡以该条款为依据,正式向主持评审的王长老提出异议。此质疑迅速引发全场关注——火龙丹作为本届大会夺冠热门,其炼制者乃是王长老亲传弟子,而聚灵散虽能短期内提升丹药灵力数值,却可能掩盖丹毒隐患,属于大会严令禁止的灰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