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大唐从大都督开始到皇帝 > 第174章 万民伞,十里路,民心所向送蜀王!

第174章 万民伞,十里路,民心所向送蜀王!(1 / 2)

雍州。

距离那一场守卫雍州的大战结束已经十天了。

这十天的时间里,被收纳的百姓也都相继离开了,返回了各自所在的村落。

那染血的城墙,也已经被清洗干净了。

而城外一里处,按照李恪要求建造的英雄碑,也正在加班加点的督造着。

这个英雄碑上,将写下足足五万个名字!

而这些名字中,有三万的大唐将士,有两万的大唐百姓,他们都将随着这英雄碑,永垂于此,流芳百世,万世不朽!

李恪能做的很有限,而这,也是他唯一能够为这些死者所做的事情了。

这十天的时间里,薛仁贵也已经率大军离开,返回剑南道了。

而李恪,也同样收到了长安的来信,知道自己的计划成功了。

免死金牌的事情,加急奏报的事情,其实都是李恪在得知薛仁贵与侯君集的对峙后,临时想到的。

对于这个从未见过面的侯君集,李恪心中其实是非常警惕的。

毕竟侯君集可是军方的大佬,是二十四功臣之一,是李承乾除了长孙无忌之外,最为依仗的人。

而且这个侯君集可比长孙无忌狠多了。

长孙无忌充其量也就是在朝廷里说说自己坏话而已。

可侯君集呢?

那可是一个狠人,要是真的惹到他出手,很可能暗杀之类的事情就会断绝不了了。

所以为了将那些麻烦的危险掐死在苗头之中,李恪便直接借着这次的大功,狠狠地阴了侯君集一把。

而结果,其实也是完全出乎了他的想象的。

侯君集,竟然被李世民定罪为欺君之罪,要被军法处置。

自己的一个如此大敌,就这样,被自己给直接阴死了。

每每想到此事,李恪都不由得摇头感叹道:“缘,当真是妙不可言啊!要是这种缘分再多几个,最后李泰和李承乾都有,那岂不是我躺着都能成皇帝了?”

李恪笑着摇了摇头,随手将手中的书,放了下去。

“殿下!”

而这时,便听亲卫长何成林的声音忽然在外面响了起来。

李恪闻言,直接站了起来,打开了书房的门,就见何成林已经收拾完毕了,他看向李恪,说道:“殿下,可以启程了。”

李恪点了点头,他抬起头看向天空,只见天空晦暗,竟是下起了雪来,风吹过,雪花飘落在手心上,有些冷。

雪花飞舞,现在放眼之处,尽是白茫茫的一片。

朝廷的圣旨已经传来了,今日是待在雍州的最后一日了,该是……离开的时候了。

收回视线,李恪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复杂感觉。

要说雍州,该是自己的对头李泰的地盘啊,他对这里,本不该有任何的感情的,可……一想到十日前那城墙上的一幕幕,那些宁愿战死到最后一刻也不愿倒下的将士,那些怕到极致尿了裤子也拿起武器拼杀的雍州官吏,还有那些与自己浴血奋战的雍州百姓们……

一想到这些,他心里便忽然生出了一丝不舍。

如何能够完全割舍啊!

人心都是肉长的,更别说,这些都是和自己同生共死的人啊!

之前李恪对于古人,其实是总有着一丝优越感的,因为自己是穿越的人,知道很多事,就仿佛先知一样,看待这些普通的古人,就仿佛是在看电影一样,心里是有些瞧不起,或者说不能感同身受的。

但经过那一次浴血奋战,经过那一次同生共死,他才知道,古人,固然因为眼界的限制,看起来可能有些愚笨,但他们的血,却是滚烫的!

他们的心,也都是滚热的啊!

“该是离开的时候了啊……”

李恪深吸了一口气,终是迈出了脚,踩在了雪白的白雪中,发出嘎吱的声响。

一边走,他一边问道:“李泰呢?”

何成林说道:“已经在门前的轿子里了。”

“呵……”

李恪笑着说道:“这几天他还真是出奇的安静啊,竟然没来找我的麻烦,我本以为他会与我抢功呢,毕竟这次的功劳,比天还大。”

何成林说道:“有几十万双眼睛亲眼见证殿下的大功的,他李泰就算想抢,也抢不到。”

李恪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没有多说什么,李泰的性子他最了解了,李泰不会抢功,也在意料之中。

毕竟李泰与李承乾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李泰还是要点脸的。

要是李承乾的话,或许早就上奏抢功了吧?

私德有失,这句话,对李承乾的形容当真是无比贴切,他就没有所谓的德行啊!

一路走出魏王府,路上遇到了许多魏王府的下人,在之前,这些下人对自己都是怒目而视,或者面露敬畏的。

但这一次,这些下人看到李恪,却全都是停在了原地,然后向李恪直接深深一躬身,没有说一句话,就这样,躬身目送着李恪离去。

李恪见状,脸上也破天荒的对他们露出了笑容,点了点头,大步离去。

带到出了府门,就见雍州城的官员们此时都站在门外,一些官员看向李恪的神色充满紧张与惊恐,但也有一些,看向李恪的神色充满了感激与不舍。

“蜀王殿下。”

“殿下!”

官员们看到李恪,便也都连忙躬身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