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大唐从大都督开始到皇帝 > 第102章 经略使的人选!大唐目前最大的难题!

第102章 经略使的人选!大唐目前最大的难题!(1 / 2)

朝堂上。

当李世民提出剑南道经略使的问题后,原本安静的早朝,终于再一次恢复了热闹。

长孙无忌等人还跪在那里,无人敢为其求情,也没有人敢去理睬,所以所有人暂时都将他们当成了空气。

而且他们都很了解李世民,李世民现在严惩了长孙无忌等人,说明气已经消了,是可以正常采纳谏言的时候了,故此这些大臣,争相恐后的开始了谏言。

“陛下,臣认为剑南道经略使乃是地方要员,非有资历者,不能任用!纵观我大唐上下,便也只有寥寥数人有这个资格,而大理寺卿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臣不认同,臣认为礼部侍郎大人无论资历还是功绩,都可堪大用!”

“大理寺卿也罢,礼部侍郎也罢,那都是不能离开京城的,所以臣认为我们应该从地方上的有功之臣来找寻,臣认为河南刺史应对这次的雨灾很是得体,功绩也有,他很合适。”

“这么说,山东的武士彟应对的更是得体,这次水灾,受到影响最少的就是山东呢,你怎么不说山东也很合适呢?”

“臣认为山东刺史武士彟确实很合适……”

一个个官员纷纷谏言,所有人都争得面红耳赤,将整个朝堂都闹得宛如菜市场一样热闹了。

李世民一听他们的争执,就感觉头疼不已。

他面无表情的看着众人,心中根据每一个人的陈述,从而判断他们的立场。

剑南道经略使,这已经是地方上的最大行政长官了,所以对于每个势力而言,都是必争的位子。

所以这些人中,有太子的势力,也有李泰的势力,还有其他几个皇子的势力,他们彼此争夺,就差大打出手了。

李世民眉头微蹙,他目光忽然扫到了房玄龄那里,见房玄龄就仿佛事不关己一样在那里看着头顶上的房梁出神,不由得气笑了,朕在这里这么头疼,你还不赶紧给朕解围。

他咳嗽了一声,旋即开口说道:“房爱卿,你有何想法?”

众官员一听李世民开口,便都连忙停止了言语,全都看向了房玄龄。

房玄龄身为宰相,百官之首,他的话,向来都是最有分量的。

只见房玄龄向李世民躬身一拜,旋即开口说道:“陛下,剑南道经略使乃是要职,所托之人必须在军政方面都要擅长,而且还要对那剑南道区域的人和事非常了解,更要被那里的百姓所信服。”

“所以,此事当真难办啊!一时半会,微臣也想不到合适的人。”

房玄龄言语中,似乎是在推脱,不想提出人选。

可众大臣却又都感觉房玄龄所描述的条件,怎么……怎么有一个人,就那么契合呢。

军政擅长,对剑南道区域熟悉,还被百姓所信服。

这……这人选,不是几乎就随口而出了吗?

你还说什么想不到啊!

“陛下!”

岑文本这时忽然站了出来,说道:“臣有一人,或完全能满足房大人的条件。”

“哦?”李世民眼底深处精光一闪,说道:“是谁?”

岑文本朗声说道:“自然是益州大都督蜀王殿下,蜀王殿下处理益州军政之事,已然卓有成效,这些大家都能看在眼中!”

“而且蜀王殿下又深处剑南道之中,对剑南道地界之事可以说是了若指掌!至于百姓信服,这更不必说,益州百姓的万民书现在还历历在目,而且蜀王殿下又接受了那十万灾民,现在百姓们天天都在歌颂蜀王殿下的贤能呢。”

“并且这一次,还是蜀王殿下事先察觉到了吐谷浑的异常,也可以看出蜀王殿下有着敏锐的嗅觉,对边关之事了若指掌!综合这些来看,蜀王殿下担任经略使,几乎就是最为合适之人!”

岑文本可以说是站出来非常的及时,而房玄龄的助攻,更是及时。

这两个人事先都没有任何交流,但现在,却是演了一出双簧。

至少在所有人听来,李恪,那简直就是上天赐给剑南道的经略使啊!

只是有人认同,但也有些人面色大变。

“陛下!”

这时,就见工部尚书杜楚客站了出来,说道:“臣不认同岑大人的话,纵观历史,还没有哪个皇子在边关担任如此要职的,更何况蜀王殿下不可能一直在剑南道,他始终还是要返回长安的,所以让蜀王殿下担任经略使,臣认为不合适。”

“臣也认为不合适,经略使毕竟是边防之地,掌握二十万戍边大军,蜀王殿下没有军功,又怎么能成为经略使呢,这不和祖宗规矩啊!”

“臣同样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