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义结金兰(1 / 2)

太医们围在床前,仔细为谢流云诊脉、查验伤口、低声交换着意见,神色皆是凝重。那位较为年轻的太医,名唤顾怀舟,眉宇清俊,气质温和中带着一股不易折的韧劲与正气。他仔细检查了谢流云伤口处泛着的诡异青黑色后,眉头紧锁,转身对萧瓷和安国公府管家沉声道:“世子所中之毒,确是‘幽冥引’无疑。此毒阴诡霸道,非寻常解毒丹可解。吴先生用药极为大胆,暂时扼住了毒性蔓延,但若十二个时辰内寻不到对症解药,只怕……”他语声顿住,未尽之言化作更深的忧虑。

他言语清晰,态度关切而急切:“府上或是宫中若有何线索,万请即刻告知,下官必竭尽所能!”这话虽是对着管家说,但目光转向萧瓷时,那份担忧与想要相助的意味更为明显。这并非仅是医者对病患的负责,细看之下,似乎还藏着一份更深的情愫与维护。

安国公府管家连忙躬身:“已加派人手循着世子此前布置的线索去查了,宫中御药房那边也在暗中排查近年所有异常药材进出记录。”

萧瓷心中焦虑,但也知此事急不得,只能道:“有劳顾太医,务必尽力。”她对顾怀舟印象颇好,不仅因他医术精湛,更因他此前在数次场合中,都曾对她释放过善意,甚至在她处境艰难时,暗中出言维护或提供过些许帮助,她一直心存感激,却不知缘由。

谢流云躺在床上,虽虚弱,却将顾怀舟对萧瓷那非同一般的关切尽收眼底。他眸光微闪,并未多言,只是配合着诊治。

一番忙碌后,太医开了新的药方用以固本培元、延缓毒性,叮嘱再三后,顾怀舟似乎想对萧瓷说些什么,但见场合不便,最终只是深深看了她一眼,与管家一同退到外间详细商议。

室内暂时恢复了安静。

谢流云看向萧瓷,因失血而色泽偏淡的唇微启:“这位顾太医,对你似乎颇为不同。”语气平淡,却点破了方才微妙的气氛。

萧瓷此刻心绪纷杂,闻言微微一怔,坦诚道:“顾太医仁心仁术,此前确曾多次相助,我亦感念。”她隐约觉得顾怀舟的善意似乎超出寻常,但一直未明所以。

恰在此时,顾怀舟去而复返,似是回来取落下的脉枕。他听到两人对话,脚步微顿,随即走了进来。他看向萧瓷,眼神温和而复杂,终于决定坦言:“三小姐,其实……下官早年家境贫寒,曾蒙受已故林老太医(萧瓷外公)倾囊相助,方能顺利进入太医署修习。林家含冤之事,下官人微言轻,无力回天,始终深以为憾。见三小姐日后处境艰难,便总想着,若有机会,定要尽力回报林老太医当年恩情于万一,护您一二周全。”他言辞恳切,目光清澈,道明了长久以来暗中相助的缘由。

萧瓷闻言,心中豁然开朗,原来是外公种下的善因。她不禁动容,起身敛衽一礼:“原来如此。外公医者仁心,能助顾太医成才亦是缘分。萧瓷多谢顾太医这些年来的暗中回护之情,感激不尽。”

顾怀舟连忙还礼:“三小姐言重了,此乃下官分内应当之事。”

谢流云在一旁静静听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原来还有这层渊源。

然而,萧瓷心志已定。她看看床上重伤却权势在握、深不可测的谢流云,又看看眼前温文尔雅、感恩图报的顾怀舟。无论是谢流云所代表的波谲云诡的权柄之路,还是顾怀舟可能暗示的安稳平和的医官后院,皆非她心之所向。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再次变得清澈而坚定,看向两人,忽然做出了那个大胆而明确的选择。

她对着谢流云和顾怀舟,郑重一礼,朗声道:“谢世子,顾太医。二位皆是人中俊杰,于萧瓷皆有恩义。世子多次相助,顾太医多年回护之恩,萧瓷铭感五内。若蒙不弃,萧瓷愿与二位义结金兰,此后以兄妹相称。世子为兄,顾太医为兄,我为妹,彼此扶持,互道珍重。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满室再次皆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