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机缘初现(2 / 2)

久违的阳光扑面而来,虽然冬日的阳光并无多少暖意,甚至有些刺眼,却让她恍惚了一瞬。她下意识地眯了眯眼,贪婪地呼吸了一口外面清冷的、自由的空气。

她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旧衣裙,身形单薄,低着头,缩着肩膀,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小心翼翼地跟在钱婆子身后,目光却如同最精密的仪器,飞快地扫视着周围的一切。

路径、院落、往来的下人、他们的衣着、神态、交谈的片段……所有信息都被她疯狂地摄入脑海。

她被带到了一处偏僻安静的院落,比佛堂好了不少,但显然也是府中不起眼的角落。屋里生着炭盆,暖和了许多。一张大桌子上已经摆放好了笔墨纸砚,质量比她用的好了不少。另有几个丫鬟婆子也在埋头抄写,见到她进来,都好奇地抬头看了一眼,目光中有好奇,有打量,也有不易察觉的轻蔑。

王管事简单交代了几句,让她抄写指定的经文段落,便去忙别的事了。有一个姓马的婆子负责看管她们。

萧瓷选了个最不引人注意的角落位置,坐下后便拿起笔,屏息凝神,开始抄写。她刻意放慢了速度,字迹维持在那种“工整却稚拙”的状态,不敢有丝毫出格。

她耳朵却竖得尖尖的,捕捉着屋里其他丫鬟婆子的低声交谈。

“……清漪小姐真是心善,昨日又给咱们院送点心了……”

“……是啊,人长得美,性子又好,难怪夫人和世子爷都那么喜欢……”

“……听说寿辰那日,清漪小姐还要献舞呢……”

“……哎呀,那日可得忙死了,那么多贵人要来……”

“……嘘,小声点,赶紧抄吧,这么多活儿呢……”

琐碎的、充满羡慕和忙碌的交谈声,汇集成一股信息流,涌入萧瓷耳中。

她始终低着头,仿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抄圣贤书。

然而,当其中一个婆子抱怨一句“这名单抄得我手酸,赵家、李家、王家……这么多宾客,真是……”时,萧瓷握笔的手几不可查地微微一顿。

宾客名单?

她的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桌上那几份不同的抄写内容。

其中一叠,纸张明显更讲究些,上面写的似乎正是赴宴宾客的姓名、官职……

她的心,猛地一动。

就在这时,院外似乎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和问安声。

“……世子爷安。”

屋内的丫鬟婆子们立刻都噤了声,纷纷放下笔,站起身,垂首立到一边,神情变得恭敬而拘谨。

萧瓷也连忙跟着站起身,低下头,心脏却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跳动。

萧景珩?他怎么会来这里?

脚步声渐近,一个冷峻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正是萧景珩。他今日穿着一身墨色常服,更显身姿挺拔,面容俊美却淡漠。他的目光在屋内扫过,像是在巡视什么,并未在任何一个人身上停留。

王管事闻讯匆匆赶来,赔着笑:“世子爷,您怎么到这边来了?可是有什么吩咐?”

萧景珩目光掠过那些抄写的纸张,语气平淡无波:“祖父寿宴的流程单子,可是在你们这里誊抄?取一份与我。”

“是,是。”王管事连忙应声,亲自去取。

屋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垂首。

萧景珩的目光随意地扫过众人,最终,似乎无意地,落在了角落那个始终低着头、恨不得把自己缩进地缝里的单薄身影上。

他的目光在她身上停顿了极短暂的一瞬。

几乎没有人察觉。

但萧瓷感受到了那一道冰冷的、审视的视线,如同实质般落在她的发顶。

她将头垂得更低,肩膀微微瑟缩,扮演着极致的惶恐不安。

王管事取来了流程单,恭敬地递给萧景珩。

萧景珩接过,并未多看一眼,转身便欲离开。

就在他转身,衣袂翻动的一刹那——

一枚小小的、熟悉的、温润的物件。

从他袖中滑落,“啪”地一声轻响,掉在了光洁的地面上。

正好。

滚落到了萧瓷的脚边。

那枚……白玉平安扣。

屋内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吸引,落在了那枚突然出现的玉扣上,又下意识地看向站在它旁边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的萧瓷。

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萧景珩离去的脚步,顿住了。

他缓缓转过身,冰冷的目光,先是在地上那枚平安扣上停留了一瞬。

然后,缓缓抬起。

如同利剑一般。

直直地。

射向了僵立在原地的萧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