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风小了些。
监测车数据显示,空气中碱雾浓度开始下降。
消防队封住了反应釜的泄漏口,污染源被控制。
祁天佑走到临时指挥帐篷,里面摆着几张桌子,电话不停响。
工作人员来回跑动,汇报进展。
他拿起桌上的水喝了一口,嗓子干得发疼。
“安置点还有多少人?”他问。
“三百二十七人,都在帐篷里,医护人员在巡诊。”
“有没有重症?”
“两个孩子送医了,其他都是轻症。”
祁天佑点头,掏出笔记本,在新一页写下:
“真正的考验不在会议室,而在风吹来的方向。”
他收起本子,拨通市纪委值班电话。
“请通知陈河,明天上午九点,联合调查组进驻南区环保分局。”他说完就挂了。
帐篷外,救护车一辆接一辆离开。灯光扫过地面,映出忙碌的人影。
一名工作人员跑进来:“祁主任,环保局刚交来值班日志。
昨晚有人报告管道异响,值班员没上报,说是‘老设备正常噪音’。”
祁天佑接过日志,翻到那页。签名是环保分局副局长王强。
“把他名字记下来。”他说,“等调查组来了,第一个谈话。”
工作人员应声出去。
孙连城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汇总表。
“伤亡情况……零死亡,七人送医,其余在观察。”他念着,
“泄漏量初步估算超过两吨,主要来自3号反应釜老旧管道破裂。”
祁天佑盯着他:“你们每个月的安全检查报告,写的是‘设备运行正常’。”
孙连城低下头。
“这不是一次事故。”祁天佑说,
“这是十八次隐患的总爆发。你们每次都说没事,结果真出事了,就想压住。”
孙连城没反驳。
外面传来一阵骚动。一个中年男人冲进警戒线,被人拦住。
“我女儿还在楼上!她哮喘犯了出不来!”他喊着。
祁天佑走出去。
“几号楼?几层?”
“四号楼三单元五楼,东户!”
祁天佑抓起对讲机:“消防,四号楼五楼东户,有人被困,立即救援。”
他对男人说:“坐下等着,她会安全下来。”
男人瘫坐在地,双手抱头。
十分钟后,消防员背着一个女孩出来,戴着呼吸面罩。医护人员立刻接手。
女孩父亲冲过去,跪在地上哭。
祁天佑站在原地没动。
对讲机又响了。
“祁主任,最后一户居民已撤离,安置点清点完毕。”
他回了一句:“继续值守十二小时,直到最后一户居民安全返家。”
说完,他走向厂区高处。远处安置点灯火通明,人影穿梭。医疗队还在忙碌,警察守在路口。
他摘下眼镜,用袖口擦了擦镜片,重新戴上。
风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