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舆论之战(2 / 2)

有人顺着 “温泉度假村” 的线索,翻出环保局半年前的否决公示,连项目编号都和对话里的信息严丝合缝;

再查 “王海涛”,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的名字、分管文旅项目的职责,瞬间被顶到热搜前排

。两相对照,之前骂得最凶的评论区,开始冒起密密麻麻的 “不对劲”:

“这录音里的人明显在搞利益输送吧?怎么突然扯到祁教授身上了?”

“不会是有人故意转移视线吧?”

“群众不是傻子。”

祁天佑端起桌上的青瓷茶杯,指尖划过屏幕上的水军热力图 。

红色区块里,密集的点赞记录像劣质马赛克,全是同一时间段的机械操作,连评论话术都高度重复,

“他们只是需要一个看清真相的切口。”

他放下茶杯,杯底与桌面碰撞的轻响,像是吹响了反攻的哨声:

“准备第二阶段反制。逆向追踪水军的代理服务器集群,把 Ip 关联图谱、设备指纹、注册信息都整理好,打包上传国家网信办举报平台的加密通道。”

“要不要同步把线索泄露给媒体?让他们帮忙推一波?” 技术主管问。

“不用。”

祁天佑点开刚收到的邮件,附件标题《赵氏系网络水军操纵路径初探》格外醒目,作者署名是 “吴惠芬教授课题组”,

“学术圈已经动手了。孙玉晓连夜把数据分析写成了调查稿,他们最见不得数据造假,更见不得有人用舆论污染学术边界。”

清晨六点四十三分,天刚蒙蒙亮,那篇调查稿就在 “政经深度” 公众号推送。

文中附的 Ip 关联图谱像一张密网,把赵家水军的老底兜得干干净净:

三千多个活跃账号注册时用的都是同一虚拟运营商号段,登录设备指纹重合度超过 90%,连评论里的错别字都一模一样。

舆论风向彻底逆转。

#谁在操控舆论# 像火箭般冲上热搜榜首,阅读量半小时破亿

;# 还祁天佑清白# 紧随其后,之前骂过祁天佑的网友纷纷留言道歉,连带着 “网络黑公关产业链” 的讨论也被顶到了风口浪尖。

多家主流媒体跟进发声,《京州日报》甚至发了评论员文章,要求彻查 “以舆论为刀、蓄意构陷他人” 的行为。

四合院内,祁天佑正翻看着最新的舆情简报,屏幕上的负面声量曲线已经落到绿色安全区。

柳小叶的微信消息跳了进来,附带一张加密截图。

纪检系统内部通报的扫描件,红章盖得清晰:

“依据《舆情应对规程》第十四条,所有单位、个人不得对未核实信息进行传播或定性,违者按纪律条例追责。”

他回了个 “收到”,转头看向技术主管:

“第三阶段,启动‘断链’计划。把赵瑞龙心腹张成文,和高小琴妹妹高小凤的资金流水调出来。”

“ 那笔八百万的‘咨询费’,从空壳公司‘京州文旅发展’转到高小凤海外信托的记录,定向推给正在查矿难案的三家媒体。”

“这会不会太激进了?” 主管有些犹豫,“原定方案里没这么深的动作,万一打草惊蛇……”

“被动防守永远赢不了。”

祁天佑走到墙边的战术板前,红笔划过 “赵瑞龙 - 高小琴” 的关联线,留下一道醒目的痕迹,

“他们敢用舆论当刀杀人,我就敢用真相割开他们的黑幕。现在不是讲仁慈的时候。”

上午十点零五分,某知名调查媒体发布独家视频。

画面不算清晰,但能看清张成文穿着黑色风衣走进山水庄园的地下会所,半小时后,高小凤提着香槟迎出来,两人在包间里密谈了四十分钟。

视频下方的字幕标注了精确的时间、地点,旁边附的银行流水截图更具冲击力 。

八百万转账记录、空壳公司的工商信息、海外信托的注册资料,一环扣一环,没有任何模糊空间。

消息像炸弹般炸开,全网瞬间沸腾。

仅仅半小时后,郑归的电话打了进来,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急促:

“祁教授!我姐说,赵家刚发了紧急指令,所有水军账号全停,线上联络群全解散,连之前传话术模板的云盘都清干净了,他们怕了!”

祁天佑挂断电话,从抽屉里拿出笔记本,钢笔尖顿了顿,落下一行字:

“舆论从不是没头的洪水,是淬了光的刀。握得住刀柄的人,才能用它割开裹着谎言的黑暗。”

他合上笔记本,抬头看向窗外 。

天光大亮,京州的早高峰已经开始,马路上的车流光轨像一条条醒着的血管,带着城市的活力缓缓流动。

手机忽然震动了一下。是柳小叶的新消息:

“赵德汉办公室昨夜异常加班,国土厅档案科有人调阅了三年前的旧城改造审批记录,似乎在找什么东西。”

祁天佑的指尖悬在输入框上,没打一个字,只把手机屏幕按暗。

他转身走回操作台,鼠标移到《京州新区环保准入标准建议稿》上,右键点击 “优先发送”。

这场仗,不止是为了洗清自己的冤屈,更是为了给京州的未来,铺一条干净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