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京州棋局(1 / 2)

祁天佑指尖悬在键盘上方,三秒的停顿后,屏幕角落的隐藏分区应声解锁。

深蓝色背景下,《京州新区产业布局白皮书(草案)》的文档图标跳动着弹出。

右下角的最后编辑时间停留在三个月前,

那时环保督查组尚未踏上汉东地界,赵家在政商棋盘上的执棋权,还未显露出半分松动。

他拖动鼠标,调出五宗战略用地的预登记合同扫描件,pdF 文档逐页加载,公章的朱红与签名的墨色在屏幕上格外清晰。

他逐行核对签署流程,从土地性质备案到资金流水验证,指尖在触控板上划出细微的声响。

这时,通讯窗口突然弹出陈河发来的消息,文字简短却掷地有声:

“签约人亲属无公职背景,银行账户完成三轮闭环流转,所有材料经得起穿透审计。”

祁天佑抓起桌角的加密电话,声音压得极低,几乎贴着听筒:

“等政策风向刚露头,第一期产业基金的备案立刻启动,不能晚半拍。”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传来谨慎的疑问:

“万一发改委卡流程?毕竟现在风声紧。”

“不会。”

祁天佑翻开皮质笔记本,笔尖在纸上划出清晰的痕迹,

“孙连城已经在市里放话,说有企业私下打听新区规划。这种‘被动反馈’最安全。”

“ 既给上边递了压力,又没留下咱们主动运作的痕迹。”

凌晨三点十七分,电子终端的屏幕暗下,祁天佑起身走向书房角落的保险柜。

黄铜柜门泛着冷光,他抬手用扳指轻叩三下,柜门 “咔嗒” 一声弹开。

里面没有现金或贵重物品,只有一份对折的纸质文件 ,正是那份未公开的《京州新区总体规划初步设想》。

纸张边缘还留着高育良办公室传阅时的折痕,是从非正式渠道流出的孤本。

他从笔筒里抽出一支钢笔,在第三页的空白处补上一行批注:

“建议优先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治理试点”,字迹力透纸背,随后将文件重新塞进密封袋,锁回保险柜深处。

天刚亮,四合院后门就传来轻叩声。

郑归背着鼓鼓的书包站在门外,书包里装着连夜打印的研讨会材料。

封面标题《后环保督查时代的城市新增长极》用加粗宋体印着,边角还带着打印机刚吐出的余温。

“三家商会都答应参加闭门交流,” 年轻人压低声音,递过材料,

“主题没提新区半个字,但地理分析图用的是沿江储备区的坐标,只是没标名字,没人能挑出毛病。”

祁天佑翻了几页,指尖在地图上停留片刻,点头道:

“说实话,这种‘无意泄露’比直接宣传管用十倍。”

“记住,会上谁问起信息来源,就说是在省发改委官网‘碰巧看到的公示附件截图’,多一个字都别说。”

“可省发改委官网根本没这东西。” 年轻人愣了愣。

“正因为没有,才有人信。”

祁天佑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人都觉得自己攥着的是内部消息,反而会更主动地跟进,不用咱们推。”

上午九点零八分,办公桌上的加密电话响起,来电显示是孙连城。

电话那头的声音刻意放缓,带着几分试探:

“我今早跟发改委那个副处长吃饭,随口提了句‘最近总有企业问新区的事’,你猜怎么着?他手里的筷子都抖了一下。”

“反应很正常。” 祁天佑靠在椅背上,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他们现在盯着旧改项目查来查去,越查心里越慌,这时候冒出来个‘潜在热点’,谁能忍住不抢?不抢才反常。”

“问题是,咱们怎么确保他们抢的是空壳概念,而不是真动作?万一他们真把资源砸进去,咱们之前的布局不就乱了?”

孙连城的语气里多了几分谨慎。

“那就让他们动。”

祁天佑伸手拿起录音笔,按下录制键,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你找个机会,让食堂服务员‘不小心’听到一句话 ——‘听说省里在考虑用 ppp 模式试水新区基建’。”

“记住,这话你不能亲自说,连旁敲侧击都不行,必须是‘无意泄露’。”

十一点二十三分,手机震动起来,是林华华转发的消息。

截图里,某地方商会的微信群内,一份《京州潜在发展板块投资价值评估》正在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