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系统面板突然弹出新提示:
【主线任务更新:优化战术方案,使团队技能联动效果提升至50%。任务奖励:解锁“战术指挥”(初级),可实时调整团队阵型】
付少宇眼睛一亮,立刻在计划图上添了条备注:比赛前五分钟故意示弱,让对手以为他们在硬撑,等对方放松警惕时,用“肢体协调”技能发起同步反击,配合“沉稳气场”压制对方士气。
正改着方案,李玲发来条消息:【日语班帮你们查了丁聪的安排,他让裁判在第三局故意偏向体育学院,还准备了涂过滑石粉的备用绳。】
付少宇盯着屏幕,突然想起赵蓝翔改装护腕时用的战术绷带——那种帆布材质自带防滑纹路,就算碰滑石粉也不受影响。他回复:【谢了,我们有办法。】
李玲很快回了个“加油”的表情包,后面跟着句:【别硬拼,赵猛的深蹲纪录是240公斤。】
付少宇看着那句话,突然在笔记本上补了最后一笔:让李阳带着摄影社的同学在赛场边缘架摄像机,镜头对准裁判和备用绳——丁聪想玩阴的,就得让他知道,阳光下没有藏得住的猫腻。
窗外的月光更亮了,照亮笔记本上那句用红笔写的话:“拔河不是比谁拽得狠,是比谁站得稳,看得准,合得齐。”
付少宇合上本子,指尖在“爆发力量”的技能说明上停留片刻。这场比赛,他们要赢的不只是绳子,更是那些藏在规则背后的算计,是那些觉得“外国语学院只能靠运气”的偏见。
第二天早训,操场上传来整齐的口令声。六十三个身影拽着绑满沙袋的模拟绳,按“一吸三呼”的节奏前后摆动,护腕上的计数器闪烁着微弱的光。张一民站在最前,后背绷得像拉满的弓;赵蓝翔在中间调整感应器,耳钉在晨光里跳着细碎的光;安昭站在队尾,带领女兵们用“轻身桩”稳住重心。
付少宇站在队伍侧面,看着那些因用力而泛红的脸庞,突然觉得这些技能和计划,最终都要落到“人”身上——落到张一民磨出厚茧的掌心,赵蓝翔缝护腕时被针扎破的指尖,安昭给女兵们贴艾草包时的温柔
系统面板在此时悄然更新:
【战术方案完成度80%:团队技能联动效果提升至45%,距目标差5%】
付少宇望着天边泛起的鱼肚白,知道那最后的5%,要留到赛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