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仁,让陈道俊继续接触陈叡俊。” 韦七看向李海仁,“不用再谈合作,而是把那些政要的黑料线索透露给她。告诉她,陈养喆拉官员下水,看似是护身符,实则是定时炸弹。一旦东窗事发,她作为顺洋人寿的决策人,必然会被牵连,到时候别说继承家业,能不能全身而退都是问题。”
“我会让道俊尽快约见陈叡俊,重点强调其中的风险。” 李海仁点头。
“华荣,你留在首尔,协调崔市长那边。” 韦七最后说道,“让崔市长暂时收敛锋芒,先应对弹劾危机,同时暗中联系议会中的反对党议员,收集那些施压政要的腐败证据,形成制衡。我们现在虽然被动,但只要能找到一个突破口,就能撕开这张网。”
部署完毕,众人立刻分头行动。徐敏英当天便带着团队赶赴京畿道,走访顺洋建设的前施工总监。这位老员工因不满顺洋系的违规操作被辞退,心中积怨已久,在徐敏英承诺 “保护个人信息” 后,终于松口:“顺洋人寿给顺洋建设的基建项目承保时,保费远低于市场正常水平,而且明明是高风险项目,却被评为低风险。更离谱的是,顺洋建设多次以‘项目资金周转’为由,向顺洋人寿拆借资金,利率低到近乎无偿,这些钱很多都没有真正用于项目,而是被陈养喆抽调去填补其他产业的亏空。” 他提供了部分施工日志、资金申请单的复印件,成为关键间接证据。
牟敏贤那边,海外媒体的报道很快发酵。路透社以《韩国某大型寿险公司疑似违规关联交易,涉及万亿韩元资金》为题,曝光了顺洋人寿与顺洋建设的部分交易细节,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关注。国内舆论虽被压制,但 “海外质疑” 的声音还是通过社交平台悄悄传播,不少投保人开始拨打顺洋人寿的客服电话,询问资金安全性,给陈养喆带来了隐性压力。
陈道俊也成功约见了陈叡俊。在江南区的一家茶室里,他将一份整理好的政要名单及疑似洗钱线索放在桌上:“叡俊,这些人表面上是帮爷爷,实则是在拉我们陈家下水。他们通过顺洋人寿洗钱的黑料,一旦被曝光,顺洋人寿会被吊销牌照,你作为决策人,必然要承担法律责任。爷爷或许能靠海外资产全身而退,但你呢?你还这么年轻,难道要一辈子背负污点?”
陈叡俊看着名单上的名字,指尖微微颤抖。这些天她接触那些政要时,已经察觉到他们的贪婪与自私,此刻再听到陈道俊的提醒,心中的天平开始动摇。她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我知道了,给我两天时间,我会再考虑。”
而此时的江南区私人别墅里,陈养喆正通过视频电话与海外的亲信通话:“那些官员做得很好,韦七已经被死死困住。你那边加快准备,一旦国内局势不稳,就把海外资产的部分资金转移到瑞士银行的秘密账户,确保万无一失。” 挂了电话,他看向站在一旁的陈叡俊,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叡俊,不要被陈道俊的花言巧语迷惑。韦七是我们的死敌,一旦他掌控顺洋人寿,我们陈家就真的完了。那些官员的黑料,只要我们守得住,就是永远的护身符。”
陈叡俊点头,心中却越发纠结。她能感受到爷爷话语中的决绝,也能预见到与韦七对抗的风险,更清楚那些政要绝非善类。
首尔的雨还在下,韦七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模糊的城市轮廓。虽然目前仍处于被动,但徐敏英收集到的间接证据、海外舆论的发酵、陈叡俊的动摇,都让他看到了转机。他知道,这场博弈的关键,就在于谁能先找到那根压垮骆驼的稻草。
徐敏英的团队还在连夜核对施工日志与资金流水,试图找到直接关联证据;牟敏贤正在协调更多海外媒体,准备发起新一轮舆论攻势;陈道俊则在等待陈叡俊的最终答复。
而那些抱团的政要,也并非铁板一块。有几位议员已经开始私下联系韦七的团队,试探 “弃暗投明” 的可能性,担心陈养喆最终会鱼死网破,拉着所有人同归于尽。
一场暗流涌动的反击战,正在被动的棋局下悄然酝酿。韦七握紧拳头,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他知道,黑暗即将过去,只要坚持到最后,胜利终将属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