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背叛后从乡镇到封疆大吏 > 第195章 红头定调一锤定音 余波荡漾前路仍(1)

第195章 红头定调一锤定音 余波荡漾前路仍(1)(2 / 2)

他更多地与李卫国和陈临海交流,询问一些具体工作的细节和长远考量,对赵东升则只是程式化地鼓励了几句“继续大胆探索”,但那份热情已然冷却。

在调研组离开东河前的晚餐会上,周平做了一个简短的总结发言,他没有对具体争议做出评判,但字里行间的倾向性已经非常明确。

他充分肯定了东河区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着成绩,特别表扬了商贸新城的规范运营和市场秩序整治的成效,强调“巩固传统优势产业与培育新兴动能并不矛盾,关键是要立足区情,尊重规律,防控风险,实现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

他还特意提到,“领导干部既要富有激情勇于开拓,也要具备严谨务实科学决策的素养,这是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表现”。

这番话,虽然没有点名,但几乎所有人都听懂了其中的含义。

它肯定了陈临海主张的“稳中求进”和风险防控,委婉地批评了赵东升的“盲目开拓”和决策冒进。调研组的东风,已经清晰地吹向了陈临海一边。

送走调研组后,东河区的政治气氛为之一变。之前那些还在赵东升和陈临海之间摇摆不定的中间派,此刻几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向陈临海靠拢。

赵东升虽然职务未变,但其威信遭受了沉重打击,暂时失去了与陈临海分庭抗礼的资本和底气。

东河区的权力格局,经过此番省级调研的“检验”和“认证”,已然明朗。陈临海凭借其扎实的政绩、务实的作风和关键时刻展现出的远见卓识,赢得了这场高层博弈的关键性胜利。

联合调研组返回省城后,以极高的效率撰写并提交了关于东河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这份报告,客观详实,既肯定了东河区取得的成绩,也指出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对领导班子的表现做出了评价。

报告的核心结论,与调研组组长周平在东河时的倾向性表态高度一致。报告认为,东河区以商贸新城为核心的发展模式符合区情,取得了显着成效,应予以坚持和完善;在推动产业升级和培育新动能过程中,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立足现实基础,注重风险防控,避免盲目追求速度和规模;报告特别强调了领导班子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要求“主要负责同志要发挥好带头作用,班子成员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这份报告被呈送至省委常委、副省长等主要领导案头。

省委书记庄卫东阅后,在上面批示:“调研报告情况摸得清,问题找得准,意见建议有针对性。东河区的发展,成绩值得肯定,经验值得总结。要引导全区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稳中求进,深化改革创新,注重风险防控,不断开创东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省长朱安邦批示:“同意卫东同志意见。东河区要聚焦实体经济,巩固提升传统优势,积极培育新增长点,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这些批示,迅速转化为省委办公厅的一份《关于促进东河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红头文件,下发至新河市委、市政府和东河区委、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