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背叛后从乡镇到封疆大吏 > 第97章 席间暗流初涌动 冷遇已伏待风起

第97章 席间暗流初涌动 冷遇已伏待风起(1 / 2)

第97章:席间暗流初涌动 冷遇已伏待风起

全区干部大会的气氛庄重而肃穆。主席台上,高世明、刘国栋、李卫国、陈临海依次就坐。台下,黑压压坐满了东河区各部门、各乡镇街道的头头脑脑,无数道目光聚焦在台上,尤其是那位年轻得过分的常务副区长身上。

高世明作为主持人,首先宣读了市委的任命文件,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的每个角落:“……经市委研究决定,陈临海同志任中共东河区委委员、常委、常务副区长……”

文件宣读完毕,会场响起了礼节性的掌声。但在这掌声背后,是各种各样的心思。有人好奇,有人观望,有人不屑,也有人感受到了某种不同寻常的气息——由常务副部长亲自送任并宣读文件,这本身就传递了强烈的信号。

接着,高世明开始介绍陈临海。他没有过多提及陈临海的秘书背景,而是着重强调了其在青峰矿难处理、云川模式创新、省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等工作中展现出的“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敢于碰硬的担当精神”和“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这些实实在在的政绩,经由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之口说出,分量十足,有效地对冲了部分人因其年龄和背景可能产生的轻视心理。

“市委认为,”高世明最后总结道,“陈临海同志担任东河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是合适的。希望临海同志能够尽快转变角色,融入集体,在国栋同志为班长的区委领导下,与卫国同志和区政府班子成员一道,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东河区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也希望东河区的各级干部,积极支持配合临海同志的工作!”

这番话,既是对陈临海的肯定和期许,也是对东河区班子,特别是对刘国栋和李卫国的一种无形提醒和约束。

随后,刘国栋代表区委区政府表态发言。他首先感谢市委市政府对东河区班子建设的关心和支持,欢迎陈临海到任。他的发言四平八稳,强调团结,强调发展,要求全区干部支持配合陈临海的工作,但通篇下来,更多的是在重申区委的权威和他作为班长的核心地位,对于如何“支持配合”,则语焉不详。

李卫国的发言则更为简短,主要表示区政府班子将团结协作,欢迎陈临海加入,共同做好工作,语气平和,甚至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轮到陈临海做表态发言时,全场目光再次聚焦。他调整了一下话筒,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没有初来乍到的怯场,也没有少年得志的张扬。

“尊敬的世明部长,国栋书记,卫国区长,各位领导,同志们:”他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市委决定我到东河区工作,这是组织的信任和重托,我坚决服从……东河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着成就……能来到东河区,与同志们一起并肩奋斗,我深感荣幸,也深知责任重大……”

他的发言极其简短,核心表达了三点:一是绝对服从组织决定;二是坚决维护区委领导(特别点名刘国栋);三是虚心学习,尽快熟悉情况,扎实工作。没有新官上任的豪言壮语,没有提出任何具体施政设想,姿态放得很低,完全符合“多看多听慎言”的原则。

这种低调和沉稳,反而让一些原本准备看热闹的人收起了几分轻视。这个年轻人,似乎并不简单。

大会在并不算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按照惯例,中午东河区委安排了工作餐,宴请高世明和陈临海。地点设在区委招待所的一个包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