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背叛后从乡镇到封疆大吏 > 第84章 愫暗生定盟约携手前行

第84章 愫暗生定盟约携手前行(1 / 2)

有了省长的肯定,陈临海心中有了底。

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在省政府会议室召开。与会的有住建厅、文旅厅、财政厅、自然资源厅等部门的副职或相关处长,个个都是人精。

会议开始,气氛还算平和。但当陈临海按照报告思路,开始具体阐述“分类保护”、“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运营”等设想时,不同部门的立场和利益考量便开始显现。

住建厅的同志更关心建筑本体的安全和基础设施改造,对大规模引入商业开发持谨慎态度;文旅厅希望尽可能保留原真性,倾向于政府主导的“博物馆式”保护;财政厅则强调资金压力,希望探索市场化路径,减轻财政负担;自然资源厅则对土地性质变更和规划调整把关严格……

讨论逐渐热烈,甚至有些激烈。陈临海坐在主持席上,认真倾听每个人的发言,不打断,不反驳,只是偶尔插话,引导大家围绕具体问题深入讨论,或者引用他调研中看到的实际案例,来说明某项建议的必要性。

他注意到,住建厅一位名叫孙启明的处长,虽然言辞犀利,对商业化倾向批评甚多,但其出发点确实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建筑,而且对古建筑修复技术非常精通,是真正的专家。而文旅厅一位副巡视员,虽然观念保守,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上很有见地。

陈临海没有试图强行统一思想,而是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后,进行了总结。他首先肯定了各部门从自身职责出发提出的宝贵意见,然后话锋一转:

“各位领导的意见都很有道理,也反映了我们这项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但我们是不是可以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比如,对于清河坊核心区的那些重点文保院落,我们必须坚持保护第一,由政府投入进行抢救性修缮,这符合住建和文旅部门的要求。但对于一些历史价值一般、但区位较好的沿街建筑,是否可以探索‘产权不变、使用权流转’的模式,引入有情怀、有实力的社会资本,进行保护性利用,发展文创、特色民宿等,既能活化建筑,又能产生收益,反哺核心区保护,这也能缓解财政压力?”

他顿了顿,看向众人:“我们最终要达成的,不是一个谁说服谁的结果,而是一个能平衡各方核心关切、最大限度保护历史遗产、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的‘一揽子’解决方案。这需要智慧,更需要妥协和合作。”

他这番立足全局、寻求最大公约数的总结,让与会人员都陷入了思考。就连最初反对声音最大的孙启明处长,脸色也缓和了不少。

陈临海趁热打铁:“我建议,成立一个由各相关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的联合工作组,由办公厅牵头,就刚才讨论的几种模式,分别选择一两个试点街区或院落,进行深入测算和方案设计,拿出可操作的细则。我们下次会议,就讨论这些具体方案。”

这个提议务实而高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第一次协调会,在看似分歧巨大、实则奠定了良好合作基础的气氛中结束。

会后,陈临海特意走到孙启明身边,诚恳地说:“孙处长,您是古建筑保护的专家,以后很多具体技术问题,还要多向您请教。”

孙启明有些意外,看着陈临海真诚的眼神,点了点头:“陈秘书客气了,分内之事。”

处理完一天繁忙的公务,下班时已是华灯初上。陈临海想起与田娇娇的约定,直接驱车前往省美术馆。

田娇娇已经在门口等候,她今天穿了一件淡蓝色的连衣裙,显得清新脱俗。看到陈临海,她笑着迎了上来:“大忙人,总算准时了一次。”